关于这个《这一天天的》标题。
一般情况下,每天都能写个主题,或比较重要,或特别有趣。可有些时候,日子也会过得如白开水,不知道从哪里下笔,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或者对自己无语极了,没有什么想说的。
怎么办?为了不让这些日子的颜色才苍白,总要叨叨几句。正愁无法命名之时,看到一简友把《这一天天的事》写成了系列,也怪丰富多彩的。也便想学了来,以解自己有时候无法命名的苦恼,真好。
那接下来我要如何叨叨今天呢?
从今天骑行开始对骑行时间做个调整。因为天亮的有点晚了,早上也有点凉了,骑行由早上变为上午。
昨天去了森林公园,今天骑行方向改变一下吧。觉得自己好像有半月时间没向淇县方向走走了,特别想知道那里有什么变化。
由于懒得等那个红绿灯变色,就改变了原来设定的路线,竟然走到了某某中学的门口,想着老友就在此学校供职,便想拐个弯,拜访一下。
一个电话,打破了门岗的阻挠,可见到老友时却一下子震惊了。昔日的秀发已经变成了满头白发,我说,你咋这样了?他说,不想再染了。我们哈哈大笑。我说,我若不染发,跟你一样,我们已经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说什么呢?几十年,匆匆而过了。
感伤倒也没有。
这次骑行,遇到了两片小野花,均是藕粉色的,特别娇嫩。
继续听故事,讲到了一个叫巧姐的女人,讲了两个故事:(1)巧姐看我吃饭狼吞虎咽的,讲:一个人走亲戚回来只喊后悔,别人问他后悔什么?他说,人上岁数了,手就不灵便了,坛子里的一块大肉没捞着夹人家那还不赶紧夹呀,哎呀,筷子上还夹着呢,那还不往嘴里送,嘴里嚼着呢,那还不往肚里咽呀,哎呀,喉咙里还有一块呢。(2)一家人为了儿子好找媳妇儿,成天在家用一块肉抹嘴唇,向大家吹嘘自己一天三顿都吃肉,正好儿子跑过来告诉他,他家的肉被猫调走了,这个人问儿子:叼走的是七斤的还是八斤的,儿子说,调走了你每天抹嘴的。
小时候,生活中的确有这样的邻居。记忆很深的吃饭形式就是到吃饭时候了,大家端上自己的饭菜,聚在村中间的小庙前,说说笑笑,一起吃饭。小孩子们看到别人家的饭好吃,还会到别人家盛饭去。如今,大家都关起门来搞建设,对门都可能不认识,再也没有了昔日的大家庭生活了。
生命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程。走得慢时,还能欣赏欣赏沿途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