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堂(督脉)
定位:两眉头连线中点
主治:通调督脉阳气,缓解腰部拘急
刺法:提捏进针向下平刺0.5寸,行捻转泻法
2️⃣ 人中(督脉)
定位:鼻唇沟上1/3处
主治:通调任督二脉,解痉止痛要穴
刺法: 向上斜刺0.3寸,强刺激至流泪为佳
3️⃣ 后溪(手太阳)
定位: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横纹头
主治:通督脉治脊强,《通玄指要赋》载"治头项强痛"
刺法:直刺0.5-1寸,得气后配合腰部活动
4️⃣ 手三里(手阳明)
定位:曲池与阳溪连线,曲池下2寸
主治:"腰背痛求手三里",疏通阳明经气
刺法:直刺1-1.5寸,行提插泻法
5️⃣ 太冲(足厥阴)
定位: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凹陷
主治:肝经原穴,疏肝理筋止挛痛
刺法:向涌泉透刺1寸,平补平泻
6️⃣ 腰痛点(经外奇穴)
定位:手背第2、3及4、5掌骨间凹陷
主治:急性腰痛特效穴,《针灸大成》称"治挫闪腰痛"
刺法:45°斜刺0.8寸,行雀啄手法
《素问·刺腰痛》云:"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指出经络阻滞是病机关键。组合取穴暗合"病在左取之右,病在上取之下"的巨刺法(《灵枢·官针》)。督脉为"阳脉之海",取印堂、人中振奋阳气;手足同名经配穴(手太阳配足太阳)实现"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素问·五常政大论》)的远端取穴精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