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回北京之前的一天,姨妈来家里做客,和我妈俩人在客厅热聊家长里短。我学习的间隔,也走到客厅游荡舒展,恰好听到她们在讨论另一个姨妈的女儿(即我表姐)的婚姻问题。她们似乎在一个点上有些争议,一直互相阐述观点。
我先申明,我不是很乐意加入这种家庭琐碎的讨论,但好巧不巧那个点我正好清楚。我便屁股往沙发上一靠,开始和他们解释。
她俩似乎都很惊讶:“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他们两夫妻的事儿的?”
“姐夫和我说的咯。我七月份不是在合肥呆了段时间嘛,姐夫公司在那儿,那天带我狠狠地浪了一顿,请我吃豪华大餐,喝了点小酒,聊到的这些东西。”
他们更惊讶了:“神经病,他和你小孩子说这个东西干嘛。哇,这个人真好玩喔。”(胡建腔脑补一下)
她们的表现我并不惊奇,因为我不是第一次在朋友圈吐露过类似的事件。比如,高考结束催我去考驾照,现在驾龄快三年了,愣是不让我自己上路,理由是我还小,不熟悉道路,需要大人坐旁边监督。但那天我和姐夫的两人局,我刚上车没多久,他侧过头:“你开不开?” 我点点头。他立马靠边停车。我接手后,他直接在副驾驶上低着头聊手机忙工作了,把掌控权完全地交给我。
我一开始不是很理解爸妈的“过分谨慎”,但昨天的一件事似乎让我瞬间明白了缘由。
昨天在宿舍收拾行李,忽然微信弹出新好友验证,我一瞅,emm?什么情况?我的外甥女Q加我微信?我带着疑惑通过了申请,紧接着一个视频聊天申请传了过来:“阿鹏叔叔!你明天几点到家啊?”
我没直接回答她的问题,我问:“你自己加的我?你爸妈呢?”Q说:“嗯嗯,他们都去上班了,奶奶在搞卫生,我好无聊想跟你聊天,所以“叮咚”你。”
这着实令我惊讶了很一会儿,我外甥女,2014年生人,今年5周岁而已,竟然拥有了自己的微信,还主动加我视频聊天?
结束之后,我思考了一小会儿,想通了之前的那个问题。
其实对于爸妈、姨妈等亲戚,他们是一路看着我长大的,在他们的眼里,我一直都是一个小孩儿。情感琐事、操控车辆,这些典型的“大人事务”他们很自然地会觉得与我这个小屁孩儿无关。所以当他们听到姐夫和我说了情感问题的时候,会大感惊讶。但其实,姐夫,作为婚姻结合之后的我的“增量”亲戚,并没有看到我小时候的模样,在他的眼里,我不过是他小十岁的同辈成年人罢了,同辈之间,说这些东西不是再正常不过么?
但其实这并不是长辈们的错,因为即便是我,似乎也没有逃避掉这个思想漩涡。我的外甥女,从出生到现在,我一样是看着她长大的,她在我心里的形象,也一直都是那个抱在手里的小宝宝。昨天,这个“小宝宝”第一次地用了“大人模式”和我相处,我同样也被这种强烈的违和感所包围。我先入为主地对她带有一种“你就是个孩子”的观念,而忽略掉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速度是超出想象的。他们也逐渐会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处事方式。我们这些相对意义上的“大人”,是时候把他们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有着自己独特灵魂的人来对待了。长辈对小辈无私呵护的舐犊之情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在亲子关系的相处之中,能用多一些平等的眼光来对待彼此,我想很多的矛盾都自然会消除。
为了防止外甥女过几年学的汉字越来越多之后对我朋友圈的偷偷围观与辛辣点评,我顺手把她拉入了朋友圈屏蔽名单。
浪胖
2019.11.9
于南下的空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