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李嘉诚将港口卖给美国公司闹得沸沸扬扬,在中美博弈的大时代背景下,港口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手段,卖港口的事情最终被叫停。中国古代农耕为主,海洋贸易处于边缘角色。近代以来,海洋贸易越来越重要,本篇谈谈对港口及航运业的理解。
过去港航业
前些年到京杭大运河途经的扬州、开封等地,在博物馆能感受到,这些城市作为河运重要节点,给城市带来的便利与财富,进而带动了文化的繁荣。一直以来,我们的历史讲述都以农耕和中原视角为主,涉及航运也主要以河运为主。
近年来到了宁波、舟山、潮汕、香港、广州、澳门、泉州等地,会中国古代有漫长的海上贸易历史,贸易带来不确定性,古代海上贸易时开时停。世界发展趋势仍然向着互联互通、资源禀赋互补的方向发展,这是贸易产生的底层动力。
前两年读《从海洋看历史:东亚海域交流300年》,看世界多了新的视角,尤其过去几百年从海洋视角看历史,能够看得更清晰。
海上贸易的发展离不开港口和航运公司的发展,近代以来上海的大发展,带动了上海的繁荣,电视剧《上海滩》主角从港口苦力化身为上海滩大佬,正是贸易发展改变很多普通人命运的写照。
香港四大船王发家伴随着香港逐步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历史进程,又接连遇到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及对大陆的禁运封锁,有着巨大的时代红利,低价采购旧船,巨大利润下快速做大。在如今全球讲究可持续发展和ESG情况下,旧船污染大不环保,已经无法复制当年的成功。
现代港航业
现在全世界90%以上的货物通过海运完成,港口和航运业对世界越来越重要。以前港口运输货物一件件通过人工摆放,并且由于散货形状大小不同,摆放起来效率尤其低,以往在港口停靠的费用占到整个航运费用的40%以上。过去几十年港航业实现了集装箱革命,通过标准集装箱+港口自动化,大大提升了港口的吞吐量和航运效率。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应用,货船泊位停靠、堆场调度等场景从自动化到智能化,进一步提升港航业的效率。铁路-海运、公路-海运进一步加大了生产/消费腹地联动的效率。
如今国内基建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依靠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中国正在参与建设和运营全球100+主要港口,进一步促进世界原材料和消费市场的联动,降低对发达国家依赖,开拓更多与「南方国家」的合作。
中美博弈
中美作为世界上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长期博弈不可避免。特朗普的贸易战首先打击的是外贸业务,相关外贸参与生产、物流、交易的环节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社会经验的增加,越来越多意识到身边亲友正在参与全球分工。
为了降低中美对抗潜在影响,国家在全球港口进行长期的布局,尤其在东南亚、中东的港口布局,逐步降低了国家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从东南亚港口到陆上铁路运输到国内,实现了海洋封锁的破局。
纵观过去大国博弈,都会深刻改变航运网络,带来结构性机会。中美博弈的长期性,会让两个国家以及全球国家更具有反脆弱性,逐步适应新世界格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