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先贤智慧再领悟。重温思想巨匠李耳的经典,体会领悟大道和立身处事境界的不同解读的版本有差异,希翼抛砖引玉,呼唤现代版的《道德经》,企盼共享思想巨匠的智慧光芒。
续上篇,每篇转换三个定律,思路方法路径前面几篇文章已经表述,不赘述。
一、解字
百度上的象形字典查找出这三篇5个字的解释。 字源解说:水,本义,名词:峭壁上飞溅而下的山泉。 名词:河川江湖海洋。生命元素,地球表面70%的液体。附加费用,额外收入。 形容词:不纯的,掺假的。 形容词:鲜嫩的,美丽的(口语)。 文言版《説文解字》:水,凖也。北方之行。象眾水並流,中有微陽之气也。凡水之屬皆从水。
善,本义,形容词:神态安祥,言语温和。 形容词:仁慈的,有良心的,友好的。 名词:义行,义举。 形容词:吉祥的,美好的。 动词:使美好,办好。副词:好好地,能干地,擅长于。文言版《説文解字》:善,吉也。从誩,从羊。此與義美同意。
盈,本义,动词:人进浴缸,缸水满溢。动词:获得,得到。 动词:满溢,装满,包含。 形容词:充满的。 文言版《説文解字》:盈,滿器也。从皿、夃。
退,本义,动词:餐毕下桌离席。 动词:向后撤,向后走,离开。撤消,撤回。回还,还回。 下降,回落。 文言版《説文解字》:退,郤也。一曰行遲也。从彳,从日,从夂。
魄,本义,名词:统领肉体、相对持守的神秘性静态能量。超物质的精神力量,胆识。 文言版《説文解字》:魄,陰神也。从鬼白聲。
其余的字,因篇幅所限不一一枚举。
二、转换
(一)《李耳定律》之利生主宰定律 ,原文《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眾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本章内容多见于书法条幅,作为座右铭悬挂厅堂。讲了规律的地位和作用,告诫人们遵道守道行道行为准则七条。越读越感到博大精深,句句针对实际,一针见血。因此命名为《李耳定律》之利生主宰定律。
《李耳定律》之利生主宰定律--规律原本的特性与水极为相似,居高临下,往低处流,一成不变,芸芸众生离不开水,水又能够征服熄灭一切。规律是生命的源泉,又是一切的主宰。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内在作用而不是外在强制。水可以溺亡生灵,普通民众有时难以接受,必然处罚违逆规律的人,迫使人们遵道守道(道--规律)。怎样做到遵道守道?生活在地理环境优美的地方,利于成长;刨根问底深入地思考,知所以然;交结与自己情投意合的良友,相互促进;说话办事有依据讲诚信,一诺千金;管理井井有条,治理有方;谋定而动,能力胜任落实到位;行动时机把握准确,分寸掌握得好。如果做到这些而且坚持不外在强制底线,最后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果。
(二)《李耳定律》之适当分寸定律。原文《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本章实质上是针对人性弱点循循善诱地讲解适当分寸克制欲望,才是遵道守道的道理。因此取名《李耳定律》之适当分寸定律。
《李耳定律》之适当分寸定律--非要端着装满甚至溢出的状态器皿,那么应当倒出一些更稳妥。经常用手测试锋利程度,难以祈望长久地不受到伤害。纵然财宝美玉堆满大厅,没有谁永久地占据拥有。富裕高贵并且趾高气扬,物极必反遭受祸害打击。奋斗成功了,再也无所作为就要像吃饱了退席一样让出位子。这才符合自然运行的规律的属性要求。
(三)《李耳定律》之考问明理定律,原文《道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本章在考问中指明方向,给出答案,告诉人们如何行事,明晰行事标准,明确了规律运行的内涵。起名《李耳定律》之考问明理定律。
《李耳定律》之考问明理定律--坚守事物起源和运行规律灵魂,精神和形体合一,而不会迷失自我?聚结精气达到柔和谦和,像婴儿纯真率性?清除杂念而深入反省自我,能做到纯净如新一尘不染?为民众操劳治理国家,能达到遵道守道(道--事物起源和运行规律)那样吗?发号司令,谋划事物,能够做到不逾矩臣服于道吗?通晓天、地、人、事来龙去脉,能不能领悟其中的道呢?让一切事物繁殖生长生存,而不过多占为己有,共存共生永续发展,不凌驾规律人为干涉,这就是所说的规律运行的玄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