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正常的傻瓜》是当代最有成就的行为决策学研究者之一的奚恺元教授的经典之作。
它就是一本教你如何避开思维陷阱,在生活中做出理性决策的书。作者从三个方面来写:
一、心里账户
首先,认识到心理账户的存在是第一步。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10元钱和两个5元钱是等值的,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和赌博赢得钱如果数额相同就是没有差别的。
心理账户的定义,通俗来说是指人们把客观上等价的支出或者收益,在心理上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这种不自觉的行为,会对我们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它告诉我们一定要意识到,大钱小花和小钱大花,看似花小钱,不心疼,实际上花多了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对大钱、小钱一视我们要一视同仁。
二、心里账户对人的决策行为的影响
我们经常买没用的东西,大多数人,都会受比例偏见的影响,过多地重视小处的节约,对大处小比例的节约却视而不见。
比如买200万的房,在谈价格的时候并不在意少那5000元,但是对于1000元的微波炉少的200块钱却很在意。
三、如何在财富不变的情况下,让自己和他人更有幸福感
外界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刺激和新鲜感,是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弱的,但是往往,我们会低估自己的适应性,而高估某些事对我们的影响。
曾经以为的那种幸福感,其实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如何在不增加财富的基础上,增加自己和他人的幸福感呢?
第一,好事分开享受,坏事一起忍受
第二,好事要早说,坏事情要晚说。
好事情早一点说,可以让人在等待和憧憬的过程中享受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坏事情晚说,可以让坏情绪影响人心情的时间缩短。
第三,小奖不如不奖,小罚不如不罚。
不管是对员工的激励还是教育孩子,都要记住,人做事往往是出于内在动力,一旦与奖励挂钩,就变成一种交易,内在的动力也会减弱或消失。
第四,小中之大的送礼之道。
500元的羊绒大衣是所有羊绒大衣里面便宜的,而400元丝巾是丝巾里面比较贵的,选后者比较让人更高兴。
这些小技巧,你学到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