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小琳

我一生的愿望就是有一个很小的公寓,里面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太太,然后我去赚钱养活你,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梦想。你的心碎了没关系,这儿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我和你交换。我想过了,除非你和我结婚,不然我的心永远也减轻不了这份痛楚。我们夏天结婚好吗?
别误会,我们今天不是要谈情说爱,更不是要追某女文青的恋情热点。而是最近看了一本沟通的书,作者的一个观点,让自己想到了上面那段荷西向三毛求婚的经典告白。

这本书就是——《高情商聊天术》,作者是有着10年研究经验的语言表达高手——张超。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新知不断,详细且具体。很多日常中习以为常的表达方式,在书中都有了新的解读和颠覆性的修正。
就拿上面这个例子来说,如果是你,会怎样讲出这段告白?
或者,我们换个更实际的场景:
如果你既没房,也没车,还没钱,只是一个小职员,会如何向心爱的女孩表白?
如果你的男朋友既没房,也没车,还没钱,只是一个小职员。你会接受怎样的表白?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书中都讲到了哪些主题。
不委屈自己
在一段实际的对话中,双方的信息水平以及所处的位置往往很难完全对等起来。也就是说,要么你比对方地位高,懂得多;要么对方比你见识广,有权威。在所有的工作、生活、学习场景中,无一例外。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高情商地应对这种“不平等”呢?
有人说:要“从对方角度出发”这叫做同理心。
但是,在你迁就的背后,又有哪些隐藏信息呢?是不是小脑袋里一直在想:“他们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吗?喜欢和我聊天吗?”看到没,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我”上。
因此,如果对方买账还好说,万一你的迁就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会怎样呢?
生气、郁闷、伤心,感觉不被人理解……要么自己回去生闷气,要么当场爆发:我都这么做了,你要怎样?
好吧,看来这个方法行不通。

本书作者告诉我们,正确的沟通姿势是——不委屈自己。
这不是说,要我行我素地想说什么说什么,那叫不走大脑。
而应该是用自己最自然的状态去和对方沟通交流,让对方没有被压迫、被强迫的感觉。

谈笑自如是影响别人的最好武器。
具体怎么做呢?
让感觉通了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你准备怎样回答?
“我现在是没钱,你也知道。如果你因为这个不满意,我也没有别的办法。”
“我现在的生活状态的确比较艰苦,我知道你跟着我受委屈了。”
“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因为我正在努力改变。能否邀请你与我一起,熬过这段艰苦,走向美好呢?”
很明显,三个答案一个比一个更能打动对方。然而,却都符合“不委屈自己”的原则。
怎么回事?

没错,重点在于——感觉没有通。
成功的沟通都要具备两个因素:代入感和投入感。
所谓代入感,是一种感同身受、进入其中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讲故事”,往往能打动对方的原因。
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好故事,会让对方像看电影一样,全情投入,被你影响。
因此,所谓投入感,就是让对方感觉到,你们是在同一个情景和情绪中的。
现在,请你拉回到文章开头,再看看“一无所有”的荷西,是如何将心爱的三毛代入,以及投入到自己的情景中的呢?是镜头感极强的故事!
因此,好的沟通不是简单地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而是:
不委屈自己
让感觉通了

其实,将这个方法放到到职场上,也是同样有效。
为什么明明你的提案更中肯实用,反而是对方获得老板的青睐呢?
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感觉不通。你没有把老板带入到你的场景,没有让他感觉到投入,自然就很难获得认可。

最后,有没有人会好奇,三毛是怎样描写对这段婚姻的起点的呢?
荷西:“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
我:“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
荷西:“说来说去,你总想嫁有钱的。”
我:“也有例外的时候。”
荷西:“如果跟我呢?”
我:“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
他思索了一下,又问:“你吃得多吗?”
我:“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就这几句对话,我就成了大胡子荷西的太太。
——三毛文集《哭泣的骆驼》
对今天的沟通方法,你有哪些经历与想法呢?欢迎留言~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