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之行,大概是以寻古访古游为主。
当然,黄山是自然景观,以奇险峻反标志。
这一次,跑了一趟“皖南川藏线”,有收获,有遗憾;没有想到的是,一篇小文,获得了诸多朋友的围观
热心的朋友向我们推荐了“皖浙线”、“六安晓天川藏线”,“Eajle发哥”甚至告诉我们,“皖南川藏线”有东西两条线,宁国到泾县,也就是我们这次跑的是西线,远比不了宁国到仙霞的东线!
我的收获是:游皖南,除了古村落,还有许多奇险绝的山区旅游线路,可以与西藏318和新疆库车公路相媲美!
诸多驴友有共识:由于“皖南川藏线”宁国到泾县的一段出名较早,闻讯而来的驴友大咖和驴友小白纷至沓来,虽然景色依然,但拥堵也越来越甚,驾车的体验大打折扣。
教训就是经验。驴友们的经验和我的教训,都是后续旅游者的指南!
游古村落也是这样。1
在皖南的古村落中,游人如织,绝大部分都是自游行,并没有邀请导游讲解。
我不怕惹众怒,我要说,这样的绝大部分游客,无非慕名而来,热火朝天到此一游。在他们眼里,皖南的这些古村落,大概是千村一面、大同小异的。
当然,这些古村落的各个景点里,大概是会有一些小册子,或者是牌匾宣传栏,向游客们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但是,这样的宣传,过于简单不说,游客们十之八九是来不及细看的。
游客如我,可能在家里会提前访问度娘豆包,做一下功课。
但是等到了实物面前,那些在家里硬塞进脑子里的知识,早已经乱成一团,甚至张冠李戴。
两次皖南古村游的收获告诉我们,这些貌似千村一面的皖南古村落,其实是有区别的。比如宏村的建村故事,比如卢村的木雕楼特色,比如南屏的叶氏宗祠,比如棠樾的鲍家牌坊。
何况,这些精美的古建筑背后,都有精彩的人物故事,而这些人物故事,又无不拆射着历史,一个时代的温度!
我们到达棠樾的时候,已是午后斜阳时刻。
蓝天白云做诗意背景,斜阳余晖为村中七座石牌坊镀上一层庄严肃穆的色调。
看见我们,一位村妇走过来。
她告诉我们,她姓鲍,是这七座牌坊主人的后人。
她要为我们讲解这七座牌坊和它们的故事。
棠樾有幸!
鲍氏有幸!
有这村头七座巍峨的精美石牌坊像一部大书,这一天,由他们的后人,引领着我们,一叶叶展开!
浸润着历史腐殖的气息,却又无比鲜活,充满了生命力
我无意复述这些美丽古村落的样貌特征,这是每一个到访者肉眼可见的存在;我感慨的是,皖南的历史,因为这些古村落而如此具象,而叫人可视、可触、可浮想联翩!
虽然我们的时代日新月异,而它们,依然并没有离开我们和时代!
皖南幸!
我们也幸!
游皖南古村落的时候,就请一个有水平的导游,让他(她)为我们推开历史封闭的大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