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更是人类的瑰宝。在这片神州大地老子记录了灵感顿悟,中华民族的荣幸,人类的福音。直接读原著穿越时空和复原语境领会宝典,反复揣测,领悟圣贤教诲,启悟自身智慧,遵道守道获得圆润的生活质量,不自量力想把自己的领悟奉献给您,以希抛砖引玉,共享共勉。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领悟,读本章犹如登泰山,费思量,步步高。由具体到抽象,一句话一个层次,与其说是阐述,不如当成定律理解。啥叫惜墨如金,老子堪称典范。必须强调一点,老子一直讲求适当尺度的,摒弃极端。不出户,可不是闭门不出,以此类推。归纳为六大关系,即:
1.耳口与心的关系。发现社会规律,可不是通过街谈巷议,到处乱窜就能得来的,而是要甘当寂寞,认真思考也许能发现规律。仅仅动嘴提耳是不够的,还要上心才行。
2.眼足与脑的关系。自然规律可不是通过行万里路,观八方景片面零星表象庞杂的“见过”就能悟出的,而是要动脑悟出的。
3.感观与感悟的关系。认识深浅可不是由“见多识广”决定的,而是悟性决定的,精力应该用在思考上,而不是“疯跑”上。
4.行与知的关系。悟道可不是由走路得来的,而是脑的悟性悟出的,交流交往不是知道的源泉,知道用脑不用脚。
5.表与里的关系。悟出内在规律可不是由看见的表象多少决定的,忙于应酬就能得道的,而是不被表象所迷惑,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内在规律才是得道的本事。
6.为与成的关系。成功可不是由作为和目的决定的,而是遵道守道,作为符合道的要求才能成功。山不言自高,海不求自广。
本章还隐示了人的层次取决于大脑,层次越高的人,悟性越高,按照道指导众人,依据道带领大家成功。圣人通过悟道来实现“他为人民谋幸福”的愿景使命。一句话,修为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而然。 树,不动长大了,树,不动成荫了,树不动结果了,树不动成材了。
现实中,甘当寂寞,善于思考,悟出得道遵道守道者胜。反之,瞎跑者必败。领袖毛泽东居窑洞指挥若定,胜券在握。“总统”蒋介石飞机满天飞,亲临前线,屡战屡败。马云悟出了商道,简约迅捷可靠,于是,资金主动投资,技术主动服务,买家主动上门,天下人主动帮助马云成功。 顺道者昌,逆道者亡。真正的成功是自然而然的。不是乞求得来的!
历览天下多少事,功成哪个不自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