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学设计】人生颇不平,也要向阳生——《野望》《钱塘湖春行》群诗

【教学设计】人生颇不平,也要向阳生——《野望》《钱塘湖春行》群诗

作者: 始终爬行的蜗牛 | 来源:发表于2021-10-12 15:54 被阅读0次

            人生颇不平,也要向阳生

     ——《野望》《钱塘湖春行》群诗阅读

一、初读,感知诗歌大意

【预设】《野望》: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钱塘湖春行》: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

    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二、细读,理解诗歌意境

提供“由景及情”诗歌解读模型:

1、分析景物及特征

资料一: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健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小结】秋色:1、凄凉的意境。    2、对家的思念。

资料二: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小结】落晖:国仇家恨

颔联两句,通过景物及特征分析,可见带人凄凉心境。

资料三:

“归”本意为女子出嫁,引申为归宿和返回。

“返”沿来路还归。

“还”返回原来的地方或恢复原来的状态。

“返,归也”——《广雅》

“返,还也”——《说文解字》

【小结】牧人、牛、猎马在薄暮之时回家,只有自己徙倚不知何依,凄凉心境油然而生。

2、关注尾联

结合注释7,借《史记 伯夷列传》中有关伯夷和叔齐采薇之事,表达隐居不仕的愿望。

资料四:

   关于王绩:

因嗜酒误事,受人弹劾,被解职,

    贞观初期,太乐署史焦革善酿酒,王绩自求任太乐丞。后因焦氏夫妇相继去世,无人供应好酒,只好还乡弃官。

    王绩因对现实不满,终于走上隐居之路,但有人以酒邀者,无不乐往。

    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

    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小结】王绩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因酒丢官,因酒弃官,即使隐居也离不开酒。可就是因为酒,曾三仕三隐,想做官干一番事业,但因为酒,让他不能在官场显达。

主题小结:

        想出仕却不能的哀愁

        想归隐而不甘的郁闷

3、学生自主完成《钱塘湖春行》

借助“由景及情”诗歌解读模型,通过分析景物,勾连作者心境。

相关资料:

材料五:

        因上书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二年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宝历三年又出任苏州刺史。

材料六:

      刺史源于汉代,原名为刺御史。是汉代为了监督御史而设的官职。但是到了晚唐时期,刺史的职权渐渐就成了一种闲职,有名无权。本诗也就是白居易在任期间游湖所作。

材料七:

        长庆二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政绩卓著,百姓爱戴,是他一生中少有的安定祥和的时光,以至于他离开后,多次感叹“忆江南,最忆是杭州”。

【小结】对西湖美景的喜爱

                对自己治理下的杭州的一派和乐之景而欣悦

4、形成群点

王绩:想逃避而有些不舍

白居易:随遇而安,做好眼前的事情

资料八:

      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

                          ——别林斯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设计】人生颇不平,也要向阳生——《野望》《钱塘湖春行》群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od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