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英歌h
离清明还有20多天,今晚就吃上了清明馃。
同事妙妙亲手包的。收的是馃,更是一份情谊。
馃皮薄馅多,馅是新鲜的春笋、腌菜、豆腐干、肉。咀嚼着馃,唇齿间回味着春天的味道。


我仿佛看到,一场春雨过后,妙妙在自家的竹林里挖笋,在油菜花盛开的田野里采“青”——一种像艾草一样的植物,那是绿莹莹的清明馃皮的原料。妙妙说,每年清明前,她都要帮婆婆采集一百多斤“青”,婆婆会包好多好多的馃送人。
吃着清明馃,我就想起了妙妙家附近那片丰美的水芹菜。每年春天,我坚持不要她帮我采,一定要去享受下采野菜的乐趣。她会送我自家地里的雷笋。水芹菜炒雷笋,爽脆鲜美,那是纯天然的美味。
油菜花黄时,我就动心了,专等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妙妙,水芹可以采了吗,哪天天晴,我们吃完午饭就去!”
“姐,今年没有了,那里做沿江公路了。”
心里一阵失落。春去春会再来,可那片丰美的水芹再也没有了。

想起去年三月的那个午后:
黄得耀眼的油菜花,田间小路,我们穿着水靴、拎着篮子和小镰刀,走向那片低洼的河滩地,那里生长着成片成片的水芹菜,鲜润茁壮,嫩得滴水。只要找准一个位置蹲下去,挥动小镰刀“嚓嚓”像割韭菜,一割一片,很快便装满了篮子。江水正一点点漫卷而来,很快将淹没脚下的河滩和水芹,第二天江水退去,水洗的野菜更加旺盛、水灵。
河滩高处,住着渔家夫妇和他们的狗狗。那些打捞的河虾、汪刺、蒲鱼,正在水池中欢跳。沿江公路覆盖了那片河滩和丰美的水芹,渔家的小渔船去哪儿了呢?与水芹一起失去的,还有那渔家的河鲜。
去年三月的那个午后,拎着水芹和河鲜,走在开着小野花的田间小路上,我开始向往下一个春天,再重走这条路。
如今,那个午后已定格成永远的回忆。就像以往的每个春天,我只要站在办公室窗前,一眼望去,溪对岸田野、山坡,是一片片油菜花田。而今,那里已是车水马龙、高楼林立。
尘世间多少画面,再见时已不见。城市创造美好生活,却也让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多了一丝惆怅、一份怀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