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是中秋佳节。一早上,在微信上,收到亲朋好友、同事间相互问候与祝福,中秋节快乐。
中秋是个美好的节气。记得小时候,在我们湖北老家,中秋既是个重要的民间节日,而且还是个农忙的日子。
家乡是棉产区,乡亲们中秋时节忙着摘棉花,晒棉花,赶着晴天,用木板车把晒干的棉花运到棉花收购站出售。这个时节,农民们只要把棉花卖出去,就会有现金进账,这也是一年中最主要的农田收益。真是忙碌且快乐着!这段时间,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眉开眼笑,走路带风。
在此之前,春天播种、间苗、移种,夏季锄草、打药、追肥,所花费的人工、种子、化肥、农药等经济成本,到中秋时节,开始逐步回本、盈利。乡亲们卖完板车拉来的棉花,数过白花花的钞票,小心翼翼地揣进上衣贴身口袋,拉着卖完棉花后空荡荡的木板车,志得意满地往家的方向赶去。
平常节省得近乎有些抠门的乡亲,这几天有现钱进账,自然心情无比舒畅,也舍得花点零钱买些吃食,给家中的老人和孩子们带点“接意”,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烤红薯、生煎包、冰糖葫芦,以及应季水果如桔子、柚子、地瓜等的摊贩,适时蹲守在棉花收购站附近沿途道路的两侧,满面笑容迎接顾客光临。如果我们跟着大人们去卖棉花,往往这个时候,得以一饱口福。母亲平常是个很节省的人,卖完棉花后,手上有了现金,通常会满足我们的要求,黄灿灿的生煎包每人能吃上两三个,再称五六斤桔子,把这袋水果系在板车的木把手上,让我们带回家与爷爷奶奶一起品尝。
父亲拉着木板车走在前头,我坐在板车上,央求父亲讲个故事。从收购站到村子里有数公里路程,往往能够听他讲某部长篇小说的一个章回。我在家中排行最小,有记忆起,坐木板车的待遇好像只有我才有。等到再大一点,到了六、七岁,就不好意思再坐在空板车上,让大人们一路上拉着那么辛苦了。
奶奶在家主要负责做饭洗衣、喂猪喂鸡等家务,不参与田间劳动。中秋节这天晚上,奶奶通常做的菜品会比平时丰富些。精明能干的奶奶,极会料理厨事。等我们卖回棉花回到家,一大桌子热腾腾香喷喷的美味佳肴便已全部做好了,有粉蒸肉、红烧鱼块、瓦罐煨莲汤排骨汤、西红柿炒鸡蛋、清炒时蔬、凉拌红油萝卜丝等。
月亮升起来了。一家人聚在农家小院,一边吃饭,一边赏月。忙碌了一天的爷爷和父亲,通常会喝上两小杯白酒。饭后,等碗筷等收拾已毕。月饼、桔子、蜜柚、苹果、香蕉、瓜子等节令吃食装盘摆上一个方桌,母亲泡上一大壶清热去火的菊花茶,一家人团聚在院子中央。这个时候,父亲的故事适时登场了,《水浒传》《三国演义》是父亲最擅长讲述的章回体小说。听故事的我,一扫平素的淘气好动,这时候特别乖巧,坐在大人身边,安静地聆听英雄故事。
赏月、喝茶、吃月饼、听故事,是我们中秋节的家庭标配。到了夜里十时许,气温下降,有些微寒凉,这时候,大人催促我们洗漱,准备就寝。
故里的中秋,既忙忙碌碌,又有些诗情画意,正逢棉田丰收的时节,人们忙着采棉卖棉,又不会怠慢如此重要的节日,总会忙里偷闲做些美食犒劳家人。劳动创造幸福生活,中秋之夜,阖家团圆,朗朗的明月清辉之下,满满都是快乐甜蜜的滋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