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学生时代,
包括偶尔的现在,
体会到“苦”这一种心理感受的存在。
苦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苦”的源自于对现实的扭曲。
扭曲带来苦,
自我认知和现实的鸿沟的填补,
不通过认知升级和自我精进去完善
而是通过变形和扭曲去自洽。
苦主要有三,
分别是,
不合时宜之苦。
神经过敏之苦。
永不满足之苦。
生而为人,
除了“苦”,
人的心智中有七个最重要的模块,
分别对应了人类祖先最重要的生存挑战,
可以给其取个名字叫:人生七根柱,
分别是,
自我保护之柱,避免疾病之柱,社交之柱,争取社会地位之柱,择偶之柱,留住配偶之柱和育儿之柱。
在活着的路上,
如果只有感性,
会特别的苦,
如果只有理性,
也会特别的苦,
在夯实人生七根柱时,
感性和理性动态平衡,
是一种不错的修行之法。
修行之路,
凡人必有情绪的缘起缘落,
而情绪也有正向和负向之分别,
谁都想保持正向之能量,
但但凡存在正向之能量,
在硬币的另一面,
必然会有反向之情绪。
那如何与坏情绪共处呢?
斯多葛哲学家发明了三种招法,
第一招:自虐,刻意让自己经常跟坏心情相处,
有事没事虐一虐自己,
直到习惯这种处境。
第二招:修墙,:修一道把各种负面情绪圈起来的防火墙。
比如,分清可控和不可控的理性思考,
比如,用外语思考,
比如,旁观者视角。
终极一招:观想死亡。
所以,有人讲,
人生除了生死,
其他都是擦伤,
所以,也有人讲,
向死而生,
凤凰涅槃。
生死话题,
终其一生都得好好为其思考,
但活着,
终究要快乐,
终究想去追求幸福。
怎么让自己更幸福一点,
怎么让自己的幸福感更强一些,
可以与亲人和朋友建立更多的联系,
可以去体验丰富的自然和文化世界,
可以去追求人类在知识和艺术创造方面的成果。
人是多么神奇的一个物种,
人的一生,
也真的短暂而微不足道,
但也可以是那么的闪闪发光和绽放光芒。
2020.09.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