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我们寻找热情的四道枷锁,分别是身份、地位、确定性和金钱,只有努力解除这四道枷锁的束缚,我们才能更专注地寻找自己热爱的事物。
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将兴趣与使命相结合,可以让生活充满热情。
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呢?你可以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不存在金钱方面的问题,在你的人生里,你想做什么?
如果你不知道答案,很可能你还是被某个枷锁所束缚着。或者你害怕告诉别人你的梦想,不知道别人会怎么看你。
乔舒亚曾经不敢告诉别人他想成为一名作家,因为他担心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
无论阻碍你的想法是什么,你都要摆脱它们,去寻找你的兴趣点。
你也许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对什么感兴趣。那么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上一次感到兴奋是在什么时候?回想其他5次让自己感到兴奋的时刻,这5次的经历是怎样的?你为什么会在这些经历中感到兴奋?哪一次的经历让你激动的时间最长?这些令人兴奋的事情之间有什么共性吗?
体验一下兴奋时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比如呼吸、心跳、身体的姿势是什么样的,把这种兴奋的感觉与让你产生这种感觉的特定经历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如果不存在金钱方面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每天都保持兴奋的事情。让你激动万分、兴奋感维持最久的事情很可能就是你的兴趣所在。
我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读小学时,看了一本父亲从北京带来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从此就对科幻产生了兴趣,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在中学时代,他就把当时出版的科幻书籍和科幻电影几乎都看了个遍,同时自己也开始尝试写科幻小说,并且去投稿,但是一次又一次被退稿。他写了十多年以后,他的小说才开始发表。是什么让他一直坚持写、不放弃呢?就是他对科幻的热爱和痴迷。在他看来,写科幻小说根本不需要坚持,不写才需要坚持。他通过写科幻小说,开启了他所热爱的科幻事业,最终成为了畅销书作家。
可以说,兴趣的一半是喜爱,一半是痴迷,想一想,你每天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你会对什么痴迷,两者的交集就是你的兴趣所在。
当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接着就要把兴趣变成自己的使命。怎样把兴趣转化为使命呢?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就是向以你的爱好谋生的人学习。
例如,当乔舒亚和瑞安想从事写作,并且决定以有意义的方式为他人做贡献时,他们向很多做类似这些事情并且已经成功的人学习,通过亲自拜访、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他们保持联系,学习他们成功和失败的经验,然后采取行动,创办了极简主义网站,通过写作及其他方式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书中建议,你也可以找三个正在做你感兴趣的事业的人,向他们学习,吸收他们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积极行动。
怎样才能更好地向成功人士学习呢?《人生效率手册》这本书提出的7个人物法可以帮助到我们。
7个人物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先找到一个你梦想成为的人,写下这个人的名字,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写下其他6个人的名字。
把这7个人的硬本领分别总结出来,如阅读、写作、演讲、管理、营销、外语能力等。每个人需要写3个主要的硬本领,一共是21个。把这21个硬本领中相同的选项圈出来,按由多到少进行排序,排在前三项的硬本领就是你需要掌握的,是你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有了努力的方向,学习了知识经验,我们就更容易达成自己的使命。
当我们摆脱自身的枷锁,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并转化为自己的使命,才能让生活充满热情,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我们要努力去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寻找自己喜欢的、令人感到兴奋和痴迷的事情。然后将兴趣转化为使命,向成功人士学习,积极行动,活出自己的使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