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周作文第134期“晚”。
王维,字摩诘,人称诗佛。王维笃信佛教,他的名和字合起来就是维摩诘。维摩诘是佛教著名的居家居士,有钱有家室,精通佛法理论。这大概就是王维的理想。
所以王维的诗大多安静淡然,出世脱俗。比如这首《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读完此诗的第一感觉是什么?空灵、安静、闲适、淡泊,又不乏烟火气。这不就是许多文人墨客理想的生活吗?
“空山新雨后”,山为什么是空的?显然不是,山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林间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动物,还有人,怎么说空山呢?只能说是作者心里空灵,看万物皆为空。
“天气晚来秋”,秋雨吧,天空却咋然明亮,隔着层层山林,还有一抹晚霞恋恋不舍,射出道道霞光。天色向晚,天空终于渐渐暗淡。时有秋风轻拂,树叶上的露珠点点滴落,打湿了发呆诗人的衣襟也未可知。
“明月松间照”,月亮如约而至,适时登场,照亮空山,透过挺拔的松树,洒在林间稀疏的光斑,为空山增加银色的诗意。也许那松针尖尖上还挂着露珠,随风摆动,映着月光一闪一闪,和林间萤火虫互为呼应。
“清泉石上流”,如果你没有见过山间溪流在乱石间欢快地奔涌,那就想象一下吧。从山顶流下的小溪水,在山涧的石头间迂回流转,有时“砯崖转石万壑雷”,有时潺潺无波静如子。没有波光潋滟,只是清澈见底。石缝中的绿苔,仿若水中花仙子,晶莹剔透,绿意盎然。每一块石头,都被流水打磨得光滑圆润。或者说那不是圆润,是时光的赞礼。
“竹喧归浣女”,终于,我们的主角出场了。松下竹林忽然一阵喧闹,原来是洗衣归来的女子。过去的人,洗衣服多半是靠大自然馈赠,池塘里水坑里小河边小溪边。我记得小时候,妈妈还在我家南边的大沙坑里洗衣服。不用打水,不用肥皂,用棒槌在石头上敲打敲打,就完成了。当然这些女子不一定给自己或家人洗衣服,有可能是为富贵人家服务,所以才这么晚归来。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们劳动也快乐,一个“喧”字,仿佛在你面前突然出现几个灵动少女,她们嬉闹着,唱着歌儿归来,完全不在乎劳动的艰辛。
“莲动下渔舟”,喧闹的不仅仅是归来的洗衣女,还有打鱼的男人。一首首小渔舟,从湖水里划过来,掀起的水波摇动着莲叶,沙沙作响,渔人唱歌渔歌满载而归。
“随意春芳歇”,春天啊,随便你走远,没关系的,这秋景比春芳更可人。
“王孙自可留”,我更愿意在这僻静如桃源、满是烟火气的山村里生活。让那些红尘利禄都随风而去吧!
王维的中晚年,过着半隐半官的惬意生活,山居秋暝就是他生活中一个常见的画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