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接近晚11:30,意味着日更的最后时刻,且是超级紧张的时刻到来。我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状态完成我的日更。因为这种紧张的状态,我是很难完成高质量更文的。充其量就是完成了一个任务而已。
话说回来,因为有了这个特殊的时刻,至少我还拥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反思自己。也算是参与日更挑战的另一种收获了。
反思自己这种状态,算是一种拖延症吧,这一定是一个坏习惯,是必须改的坏习惯。这个要列为新年要改善的习惯之一。
如何改呢?上午听的一本书——《富有的习惯》,里面有一些方法,我觉得很不错。

他提供了解决拖延症的三个方法:
①每天有一份待办事项清单
②给自己一个最后期限
③对自己说:“现在就做!”
这三个方法看起来并不难执行,我可以试一试,也应该试一试。
我感觉自己做一些事情效率还是挺高的,而且很多任务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但因为自己有这个拖延症,每次都要等到最后期限,才会紧张地去做。感觉人特别不舒服。
另一份待办事项清单,并有意识地把最后期限提前,时常对自己说:"现在就做。"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比如我的日更,是每天都必须完成的。我们规定的时间是晚12点之前完成。我自己给自己的最后期限是晚11点左右要开始完成。因为最晚在这个时候,才能完成得好。如果超过晚11:30,我就会特别紧张,特别难受。
如果我给自己的最后期限,提前到中午12点,这个可行吗?还是可以试试的。
至少我在早上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地把这件事情作为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会有意识地去做。
上午的时间并非没有,合理安排一下,还是能挤出时间的。对普通的日更文章,不用超过一个小时。早上散步的时候,速度慢下来,是可以完成的。
其他任务也可以如此,就是给自己的最后期限,可以提前一点。不要用活动的最后期限给自己。对拖延症患者来说,如果用活动的最后期限给自己,那就很容易拖到最后,才紧张地完成。
如果在最后期限的那段时间,又正好有紧急重要的任务。那紧张程度就会加强,有时还会因为意外的情况,没有缓冲的时间完不成。
比如说我今天晚上的日更,本来就只剩下半个多小时,家里的大男人忽然说想喝点粥。等到日更完成再煮吧?又担心他们吃的太晚,不利于休息。所以心想着必须马上去煮。现在的电器非常方便,其实煮粥这件事情,也花不了几分钟。但是放下手中的手机,去完成煮粥这件事,又让我原本紧张的日更事务,又多了一份紧张感。
这件事情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只要我的速度快一点,我还是能够挤出时间,去完成,而不影响我准时发布日更。
如果遇到其他要花比较长的时间,又不得不做的事,那我可能就无法完成日更了。
通过这样的自我反思,我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坏习惯,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想办法改进。
新的一年,尽量合理安排,让自己忙而不乱。加油!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