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论语《论语》学习
悦读《论语》| 未知生,焉知死

悦读《论语》| 未知生,焉知死

作者: 辛夷不是玉兰 | 来源:发表于2020-04-06 12:07 被阅读0次

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是所有生命的本能。

人类文明的伟大之处,在于从未停止探索超越这种本能。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先进第十一】

也许是出于对文字的敬畏,也许是书写材料的珍贵不易。深深感到古人真的是“惜字如金”,阅读短短的四十多个字,犹如观看一场精彩的抖音直播脱口秀!

有一天,季路(子路)向孔子请教,应该如何祭祀和供养鬼神。(言外之意,大概是想知道“鬼神”究竟是什么)

孔子回答说:“一个人如果还没有明白与人相处打交道的学问,又怎么能清楚侍奉鬼神的道理呢?”

子路没有得到期望的答案,不甘心地继续追问说:“那么冒昧地问夫子,人死了之后是怎么样的呢?”

孔子说:“对于活着的事情都还没明白,又怎么能知道死了之后的事情呢?”

(以上场景对话是我个人对原文的理解和想像,不代表专业解读)


子路为人忠诚正直勇猛,好打抱不平,最后惨死于卫国内乱中。子路临死前还挣扎着整理好自己的帽子,从容而亡,“君子死,冠不免”。

子路向老师孔子求教关于“鬼神”和“死”的问题,以及他最终的慨然赴死,令我有种难言感动和敬畏。

他临终都不忘夫子的谆谆教诲!好好活着,“言忠信,行笃敬”,到了那一刻,一切自然有了答案。

我们很多的焦虑,恐惧与不安,都根源于对未知事物的“不确定”。

真正的信仰是可敬的。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在不确定性边缘无止境地冒险尝试。

鬼神观念,起源于远古部落氏族的祖宗崇拜及万物有灵的思想。因鬼神乃是幽冥之事,对于一般人而言,看不见,摸不着,无法进行实践性研究,更无法彻底讲明。

所以,对这些大众认知中不确定的事物,存而不论,是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也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永远都在修订变化之中。正如孔子回顾自己的一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生不能复制,那么每个人心中的“鬼神”,以及对于死后的认知,答案也不尽相同。

但我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答案重要吗?当然重要。

但求索的过程更重要,正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也许,死是另一种存在方式。如同河里的水升腾为云,又化作雨,汇入河中,只是已经不是原来的那条河。

相关文章

  • 悦读《论语》| 未知生,焉知死

    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是所有生命的本能。 人类文明的伟大之处,在于从未停止探索超越这种本能。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

  • 【哲思&散文征文】未知死,焉知生

    “未知死,焉知生”,这是我对待死亡的态度。我没有写反,我知道《论语》中孔子的原话是“未知生,焉知死”,但我并非故意...

  • 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 未能人事,焉能事鬼?” 曰:“ 敢问死。” 曰:“ 未知生,焉知死?” 这个孔子...

  • 2022论语分享第319篇:要务实也要保持好奇心

    【论语原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11.12) ...

  • 对立

    一 《论语》11.12:子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子路先...

  • 《一生几度》第四度 死亡

    《论语·先进篇》写到: 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 未知生,焉知死?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未能事人...

  • 《论语》感悟 “未知生,焉知死?”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子路问...

  • 人与鬼,生与死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第十一》...

  • 未知生,焉知死?2022-06-05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这段对话体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悦读《论语》| 未知生,焉知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am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