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子路自恃其勇,孔子站在义的高度来审视勇,既指明了勇的缺陷,又批评了子路的冲动、盲动。《论语》关于勇的重要论述有:“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见义不为,无勇也。”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勇就像一团能量,可以指向正义,也可以指向邪恶。只有在“仁”“义”“礼”“好学”这些一级概念的指导下,才有正义性。
《论语》有38个信字。绝大多数情况下,信是褒义的。但是,孔子对子贡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看来,诚信也有小人之信、君子之信的区别,也需要在一级概念的指导下,才能确保其正义性。
《论语》关于直的表述也存在同样问题。如:“直而无礼则绞。”“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离开了一级概念的校正,“直”就暴露其钻牛角尖的状态。
当然,《论语》中的二级概念还有许多,如:智、恭、慎,等等。这些概念都需要在“道、德、仁、义、礼、好学”的指导下,才能保证其正义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