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俗
乡俗02(谁来给逝者沐浴)

乡俗02(谁来给逝者沐浴)

作者: 谷晓慧 | 来源:发表于2025-04-30 22:44 被阅读0次

上一章说到,人咽气这一刻,如果孩子们在都在跟前那是求之不得的,也是对即将去世人的一个心里安慰,那一刻,也叫得继了。其实啊啥也不如活着的时候好好孝敬好。

这一章接着说去世后,一方地方的风俗。

活着的人出门要打扮,刚咽气的人也要打扮,因为他她要去天堂见亲人去了,也要换新衣服了,也叫沐浴更衣。沐浴的寓意象征洁净,让逝者干干净净的来轻轻爽爽走,洗去尘世执念。

天堂至少有自己的爷爷奶奶,老爷爷老奶奶吧,甚至还会爹娘。

说到沐浴,该谁给逝者沐浴呢?如果是老人去世了,当然是闺女给父母沐浴了。没有闺女的,老伴儿媳都可以的,实在没有的,弟弟也可以给哥哥打扮的。

这就说到了先生的大哥了。

怎么沐浴呢?

弄个新毛巾,新脸盆,毛巾湿一下,从脸到脚给擦一遍,也有人说,象征性地比划一下就行了。可是,多数人是真的给逝者打扮的。

当时大嫂一直在拖着先生大哥的下巴,先生就坐在哥哥的上身旁边,本家叔叔坐在哥哥的下身旁边,等着给逝者沐浴完穿送老衣呢。

后来听到大嫂喊了一句,是不是还得洗洗啊,这时候,在家帮忙的邻居有找洗脸盆的,大嫂拿出来一个新毛巾,从脸上开始,把手伸进衣服里,从前胸到脚,说不上干净,有点象征性擦擦。

换送老衣的时候,我出去了,反正都是事先买好的送老衣,应该从里到外都有的。这个不用发愁,到时候卖送老衣的都会给说的清清楚楚的。

记得我父亲去世时,沐浴过全程都是我大姐在身边侍奉,那时候,我们姐弟5个都在身边呢,父亲重病期间,我们姐弟几个不分白天黑夜,轮流在父亲身边伺候这。

病人在去世前几天应该有预感的,父亲从医院回来后,有一段时间病情好转,父亲坐在高凳子上还给弟弟剥花桃呢,大弟弟那时候在大同包工队刚电工,出院后,父亲让大弟弟去上班走了,小弟弟说,我出去了,就在家吧,也就是那一年,小弟弟盖了一幢新房子。

小弟弟的房子进展程度,父亲都了如指掌,弟弟随时给父亲报告。房子盖好了,父亲也了却了一桩心事。唯一让父亲不放心的是弟弟房后山是一个大坑,后来大坑垫起来了,还修了公路,可惜,夫亲没有等到修公路。不过,现在父亲早就知道了。

父亲应该清楚他的病情,但是,父亲始终在孩子们跟前没有说过一句他病症的事情,都在互相隐瞒着,与其说,互相欺骗着。也许这也叫善意的谎言吧?

下一步,给逝者穿好送老衣了,开始放炮,放炮也有讲究,只点二起脚不放小鞭炮的还不是白事。放一个二起脚,然后放一连串小鞭炮,大家听到了就知道谁家有白色了,也就会去家里帮忙了,这就是乡亲。等人来了,那就逝者抬到灵床上,下一步就是守孝了,在门后边坐孝子也有讲究。

下次接着说,晚安!

写于2025.5.1号,晴天。

相关文章

  • 乡俗

    舅舅的儿子结婚定在十一国庆小长假,舅舅早早就安排老公带队开车去女方家迎亲。他们两亲家早就商量好了,因国庆结婚的人多...

  • 乡俗

    秋高气爽,不冷不热,几个街坊在树荫下聊天,邻妹三十了,小姑娘五岁了,正好玩好动,跑前现后,笑声不断。 邻妹怀了,六...

  • 乡俗

    在农村,举行婚礼没有城市里这般繁华,但是依旧无比热闹。 上周天,肯定是个好日子,结婚的人特别多,我也回老家...

  • 乡俗

    前几天,因为不知怎地,想起来快过端午节的事,就问身边的小姐妹说,有没有喝过雄黄酒的事,她好象惊讶地看着我,然后说没...

  • 乡俗

    每一个地域都会有一些具有地方特征的习俗,这种以地域为区分的习俗也被称作是乡俗。我的家乡地处隆尧,即赵郡李氏的祖源地...

  • 乡俗

    乡俗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乡土文化,它似乎没有什么明文规定,但却被人们赞同拥护、致力奉行,并一辈一辈地传承下来,成为...

  • 乡俗

    人常说“十里乡俗大不同″。我娘家的村和婆家的村,虽然只相隔五里路。但是风俗却很不一样。 婆家是个大村,有500多户...

  • 《涧荷岸》第0067辑 送路

    【木兰花】送路 乡俗:安葬前夜为逝者送路,多盘缠,故曰送盘缠。丁酉年八月三十暮,为先父焚香路祭,至宽敞处插香成圆,...

  • 《涧荷岸》第0068辑 礼祭

    【摸鱼儿】礼祭并序 汴京乡俗:内戚祭奠,当着孝服行二十四拜礼。二十四拜对应二十四孝,尊逝者生前孝行,示生者来日孝心...

  • 209 乡俗

    小时候最期待过年,毕竟可能也是因为年纪小,不能理解大人的世界到底会有多少的忙碌和压力。只觉得放假在家潇洒地玩耍,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俗02(谁来给逝者沐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uqi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