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宝说:“我要走了,永远都不回来了。”
不到五岁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我觉得自己做妈妈有点失败。沮丧了三秒钟,我把他抱回来,不能让他走,更不能让他觉得我对他的走无动于衷。
小时候我曾被妈妈训斥,找个地方躲起来不想被找到,听着“天大地大何处是我家”的歌词泪流满面,在日记上写道:“这个家是父母的家,不是我的家。”现在的大宝,去也无处可去。
我:不要走了好不好?
大宝语气坚定,目视某处眨也不眨眼:只有你爱我,我才不走。
我:我爱你,你别走了好吗?
大宝:好,但你要对我好......
我心里是百般滋味。大宝有错,讲道理还听不懂,言语严厉就要出走;大宝开始学会威胁,竟是谈条件,“只有...才...”的造句很顺溜;作为妈妈,孩子要逃离家,好失败;争强好胜,在这件事上又束手无策,进退两难。
02
第三次。
大宝又说:“我要走了,永远都不回来了。”
我看着被他打哭的妹妹,忍不住内心的怒火:你走吧,走了就别回来!
大宝站起来,穿上鞋子走向门外。小小的身子,格外单薄。我顿时冷静了,示意先生把他拉回来。我一直忍耐着性子不敢说的这句话就这么蹦了出来。不是不敢,而是怕说出来,孩子会理解成“妈妈不要我了”,会有损他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说这句话纯粹是逞口舌之强,发泄心头的气。那么一瞬间,我也变成了小孩,跟大宝打这样的口水仗。
意识到错误,我重读科恩的《无条件养育》,有点无地自容,因为行为没能跟得上理念。在众多教育宝典中,我推崇无条件养育,在实践中却背离了这一指导思想。科恩认为,养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父母觉得自己有多爱孩子,而是孩子是否感觉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哪怕是错误的行为,也并不会让父母的爱减少一分,他们在成年之后心理更加健康。而诸如奖励或惩罚为的教育手段,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我的大宝,说“我要走了”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
我的大宝,说“妈妈是坏人”的时候,他像要我怎么对待他?
我的大宝,动手打了妹妹的时候,是出于怎样的想法?
......
03
第五次。
大宝:我要走了,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了。
我:你想去哪里?我是你的妈妈,这里就是你的家,你不能走。
大宝:你对我不好,我要找个对我好的人家.....然后我就再也不回来了......如果我想回来,你再把我接回来......
我听到这句话,眼泪也落下来。孩子太为难了,伤心地想走,还想回来。我跟他说:嗯,我会努力对你好。要不这样吧,你先不要走,什么时候你找到了对你好的人家,我把你送走,你要是想回来,我再把你接回来。
大宝:好。
大宝想了想又说:我觉得我现在还太小了,等到上小学了再去找吧?
我:好。我觉得也是,等你长大点再去找,现在我会对你好点。
大宝说:你一定要对我非常非常好......
我:那你觉得我刚才哪里对你不好?
大宝说:你的心不好。
我:为什么说我的心不好?
大宝:你不温柔,声音不好听。
我:是不是我说话声音太大,语气不好?
大宝点点头。
我:那我知道错了,但我也很生气,你知道我为什么很生气?
大宝:知道。因为我太小了,不懂事.....
我:我觉得你已经长大一点了,力气比较大,动手的时候会让妹妹受伤,下一次别这样好不好?
大宝:好。
04
大宝最近有点闹人,有意无意会向妹妹动手,这也是我们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更确切地说,是因为我最近几个月给予大宝的关注少了,他自己并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安静的时候,他告诉我,自己想不出来更好的主意,就只能动手了。
五岁,是应该立规矩;但家有两宝,在亲情上有竞争,也要把时间单独留给大宝些。我想起幼儿园的园长妈妈曾讲过,爱是看见,爱是尊重,爱是陪伴。从这个角度,我给予大宝的爱,确实是少了。孩子觉得我不够爱他,这是真的。
看来,我自己没有处理好这件事。
我想给大宝讲讲《逃家小兔》。让他知道,哪怕他做错了事,我仍然不想让他离开我。
晚上我说:这几天妈妈想了想,对你不够温柔,我跟你道歉,对不起。
大宝羞涩地钻进我怀里:妈妈不要说了嘛。
我:那如果下次你找不到解决办法,可以向我求助。
大宝:好。
我:我爱你。
大宝:我也爱你。
我:你知道我为什么爱你吗?
大宝:不知道。
我:因为你是我的孩子。你和妹妹在我肚子里了待了好久,医生才把你们抱了出来。不管什么时候,我都爱你。
大宝笑。
我:我们在客厅玩还是到房间里玩?
大宝:客厅里,在房间玩会把妹妹吵醒。
我欣慰地笑了,开始专心陪大宝玩越野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