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明心集》哲学之光
论语心说|八佾篇3.18:論底气

论语心说|八佾篇3.18:論底气

作者: 李宗奇 | 来源:发表于2020-04-10 17:47 被阅读0次
《论语心说|八佾篇3.18:論底气》----作者:李宗奇 庚子年 三月十八 于自家作 。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人的‘底气’,是什么。有人说钱是人的底气’。有人说,是:知识,知识、学历是人的‘底气’。鄙人的看法与上述的两点完全一样

因为首先,钱的多、少,这是相对而言的。而所谓的:知识、学历,知识是公开的我们在书店买一本书,把这本书的内容记住背下来我们就能获取这部分知识。所谓的“学历”,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就像知识的积累……记,念,背。拼的是人的:记忆力。记忆力是天生的。你当然可以:死记,但不可否认,确实存在过目不忘,甚至一目十行的人。所以,在记、念、背诵方面儿,你学不过他的。那,人的底气’,是钱和知识吗

我说,不完全是。钱不能没有,但是,钱,还是次要的。

知识,当然不能没有。但知识也是次要的。道理(和‘钱’)是一样的。知识和钱,都是次要的,那什么,又是主要的呢。人生最主要的,对于人类而言,当然不外乎:‘性命’二字。性命是最主要的。但是,之间也存在主次(关系)。也就是说,在最主要之中还存在主要地

那就是:(人)‘’。人性是主要当中的:(主要了。道理这样的。也可以说,‘人性是最最主要的’。这么说,也是非常合理。恰如其分的。人性是最最重要的。为甚么,我们讲:‘性命’,‘性命’;而不说“命性”,和“命性”呢。这是有道理的。就像道理二字一样道理,道理;而非“理道”,和“理道”了。不是吗。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的、随口说的,其实就叫:‘儒学’,或“国学”了。有人说,‘儒学很“玄”非也。这(即:‘儒家学说’)有什么可“玄”的。我们每天都在用。其實是这样。但是虽然我们每天都在用许多人,绝大部分人却察觉不到。就好似:‘性命’,‘道理’,一样

“人命关天”,为甚么关’。‘’,是什么。有人考虑这个问题吗。鄙人写文章,鄙人学儒,其实,就是在通过鄙人自己所积累的知识,通过写文章的这种方式、方法,去一步一步的,自己‘证’到这些‘字’的内涵,和含义。这就是鄙人写文章的目的(之一)。到这些字的内涵。当,你亲自‘证’到的时候,那种感觉,那种疏通心络般的感觉好似你整个儿人的思路都豁然贯通了似的。在写完一篇文章,修改过最后一字以后那种因获得了新地知识与启发之后的满足与幸福感简直就好似鄙人命中的“水”与“肥料”一样。让鄙人能通过写文章、证道地这种方式,一步一步、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给自己铺了一条在精神上心灵上勇猛精进勇敢向上地台阶了。我真的是一梯一梯的走到了:‘心的高度’。这个位置,即:我通过写文章,到达的‘心’的位置,我不知道,还有谁能“到”。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说,(即:‘’的位置),已经离铺片似的还在一楼的知识积累’(阶段已经很远很远了

鄙人写文章,是(使‘精神’)向上走。就像,一颗种子,努力的破土而出,最终成长为一棵大树那样。而,(单纯地那还是在一楼还是在“土里”。而没有,或也找不到上升地路径和方法(渠道)

道理,是这样的。不一样的。所以,鄙人对于这些‘字’(之:義),鄙人对于字義很熟悉。应该说,是透彻理解字義)吧。因为毕竟,是能自己‘证明’到的。因为自己能证明所以在践行起来那些别人讲的看别人人,更能坚定吧好似考试一样草稿纸上写满过程并填好答案地人与草稿纸空空如也只等别人填答案时抄别人的以及草稿纸满是涂鸦与乱涂乱画但却有个耳机在耳里只等耳机里的声音统一报答案地人们相比自己做题自己答地人有答题过程与解答痕迹地人这样地人对于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和另外两种人就已经完全不在一个层面’、层次上了

道理是这样的。人生最重要的:‘性命’。重要的:‘人性’。

这(即:‘人性’),是人类这一物种最最重要地了。所以,人的‘底气’,归根究底到底是什么。我说,人的底气’,归根究底就是各人对于人性的认知度了这是人的底气。对于‘人性’的认知,当然,也有能自己‘证’的。

1.

就像写满草稿纸,又填好答案地人那样。:‘人性的人是人中最最有底气的人了。当然,除了能‘证’的以外,还有听说的瞥见的甚至瞥都不瞥交“白卷”的。也大有人在。所谓的:“白活”,正此谓也

道理是一样的。人的底气無非就是对于人性的认知度而已。《论语·八佾3.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人以为谄也孔子为何还要坚持:‘尽礼事君’。孔子的底气’,何来。很简单,孔子“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之底气,無非就是:孔子比你们更知人

2.

孔子比你们活的更像个人就这么简单。这,既是孔子尽礼事君底气道理是一样的。----作者:李宗奇 庚子年 三月十八 于自家作

相关文章

  • 论语心说|八佾篇3.18:論底气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人的‘底气’,是什么。有人说,是:钱。钱是人的‘底气’。有人说,是:知识,知识、...

  • 【王鹏翔论语札记57】大多数人追逐的事情,不一定对!

    王鹏翔书香联盟2018-03-14 原 文 《论语八佾篇》 3.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

  • 读《论语》第三章:八佾篇〈3.18〉

    读《论语》第三章:八佾篇〈3.18〉 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傅佩荣读论语《人能弘道》...

  • 2019-10-17

    诵典思新--《论语·八佾》篇之“谁主你心?” 在《论语·八佾》篇,卫国大夫王孙贾和孔子之间有一段对话,细读之下觉得...

  • 学论语3.1-3.3八佾篇(14/100天)

    14/100#100天改变自己 -----百天读书,阅读经典。 论语八佾篇 《八佾》篇包括26章,是《论语》二十篇...

  • 受误解时怎么办?3.18《八佾篇》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国学战队第五期 每日一句·学论语 24/28 ?原文: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3.18《论语·八佾...

  • 论语心说|八佾篇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其实,这一小节,正印证了孔子说的那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

  • 论语心说|八佾篇3.4:心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丧(礼),在先秦是单独的一套礼节。儒家非...

  • 生活需要仪式感

    《论语·八佾》是儒家典籍《论语》的第三篇。《八佾》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

  • “尸位素餐”的来历

    @近读《论语》,收获颇丰。 虽然过去也读过,也背过,也教过,但都没走心。走心的东西,才有收获。 《论语》“八佾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心说|八佾篇3.18:論底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ar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