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新思考形象思维和直观手段z1

重新思考形象思维和直观手段z1

作者: 花婆婆 | 来源:发表于2025-03-12 22:32 被阅读0次

苏氏关于智育,提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智力背景”。智力背景指的是相对固定的“课外阅读和其他资源来源”。

01如何提供丰富的智力背景

首先是大自然资源,这是苏氏反复强调的,尤其对低段学生而言,大自然是最好的思维课堂。

智力培育的目标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抽象思维由形象思维起步。形象思维就是从大自然中开启。在大自然里感知和思考对象是可以看见、听到和可以触摸到的形象时,思维开始运转,形象信息加工转换。如果一开始学习就是只感知词语,脑细胞很快会疲惫,以致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在大自然中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智能。那么,走进大自然就能成吗?

思维的发展,一方面生动地、直接的地感知周围世界中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一方面需要进行逻辑分析,获取知识,进行思维练习,找出因果关系。前者容易理解,通过观察,了解大自然丰富的变化,形象思维是思考的前提、材料。后者指的是观察后产生丰富的疑问“为什么”,产生惊异与兴奋,探索自然现象中的因果关系。这里的因果关系,指的是一物与周边事物的联系吧。譬如“为什么它先开花后长叶”,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渐过渡。具体思维是指停留于直观阶段,没有充分地概念化和形式化。

对大自然的观察,意味着不止于现象,而是尽可能深入地探究现象背后的关系,这是观察最重要的目的。这里就需要乘成人的引导,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向细致地观察,不止于丰富的感官刺激。

02直观教学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直观手段很有必要,但不是目的。直观性是一种发展注意力和思维的力量,能使认识带有情绪色彩。记忆中形成的每个表象和概念不仅同思想有联系,的,而且同情感和感受也有联系。

智力发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由形象思维向概念思维过渡,需要多长时间和精经历怎样的步骤。没有经过长期形象思维的训练,快速过渡到抽象思维,学生往往学得费劲。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脱节。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形象本身,而没有引向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理解事物内在的关系。

但是,过分强调直观性,是把儿童思维的个别方面绝对化,把知识活动局限于感觉的范围。“不要把儿童早已经知道的东西周围摆满各种直观手段,会阻碍抽象思维的发展。”过分明显会和直观的因果关系反而会削弱学生对现象或事件的兴趣。

直观是一种关系的直观,不仅仅是物品的直观。

又是很有收获的一次阅读,联系自己的课堂,有时候形象、直观不足,知识技能直接上,不自觉偏机械化训练;有时候形象直观手段多余,反而没有刺激学生思考。上好一堂课真不容易啊。

相关文章

  • 重新思考手段和目标

    在网上看到了一位妈妈和上小学的儿子之间的一段对话,对话是这样的。 儿子:妈妈,我想和狗狗出去玩! 妈妈:不行,你先...

  • 三上︱教材为什么重视画图策略,教学中对学生的画图有哪些要求?

    教材特别注重运用画直观图的策略,将相对抽象的思考对象“图形化”,并渗透到各个领域中,直观了就容易展开形象思维,本册...

  • 想象思维法

    想象思维法,即通过直观的想象来把握未知事物的方法,其是对于形象思维的一种运用。 形象思维又叫右脑思维,其不同于借助...

  • 怎样教幼儿学加减法

    幼儿阶段的孩子属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尽量直观形象! 比如:拿出实物说:这里有五支铅笔,妈...

  • 补充:8章,思维工具的变化

    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事感知和动作,具体形象思维所用的工具是表象,抽象逻辑思维所用的工具是语词所代表的概念,思...

  • 补充:8章 具体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二)具体形象思维,即依靠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 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

  • 【447→思维】​U型思考Day5

    如何提出好问题:用why或what重新定义how问题,是开启本质思考的关键。 How怎么做:解决问题,手段、行为和...

  • 怎样加强识字、写字教学

    怎样加强识字、写字教学呢? (1)一个手段 掌握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直观教学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特别是低...

  • 认识自己的思维特点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思维分为多种类型。 一、根据思维的凭借物(思维的内容):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

  • 直观表现系统思考

    记《如何系统思考》读书及导图(五) 在多本书中就已经提高,系统思考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系统循环图”,在本书也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新思考形象思维和直观手段z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fvm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