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44/100 天
1.听书笔记
天才现象,都是假象。这世界上没有天才,没有捷径可走,天才卓越表现的背后,是持之以恒的刻意练习,甚至是疯狂练习。
如何通过后天努力,打造卓越表现?
1)进行目的性练习:坚定向着明确方向,不断提升难度,突破自我。
2)培养成长型的思维模式:
更相信和看重努力,而不是聪明与否。
把挑战看作学习机会,把失败看作成功的阶梯。
建立高度自信,即便面对失败,始终保持乐观。
2.听书感想
这本书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天才。
即便是一些天赋异禀的现象,其实背后也不过是持之以恒的刻意练习。
莫扎特之所以能成为音乐神童,除了自身资质突出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他从很小就开始接受父亲设计的系统化训练,早早的达成了专业能力的积累。
往近了说,最近两年中年少成名的体育健将们,被称为天才少女/少年,其实也是离不开艰苦奋斗。
全红婵的水花消失术,不是横空出世的天赋,而是经年累月的专业训练,打造了绝对实力。
谷爱凌在决赛中的最后一跳敢于挑战从没有跳过的动作,不是天赋异禀,而是多年专业训练练就的艺高人胆大。
苏翊鸣凭借空中转体1980度,技压群雄打破世界记录,也不是天赋值拉满,而是从小到大的刻苦训练换来的成绩。
每一个天才的表现,背后都离不开汗水。
与其艳羡他们的天才表现,不如用他们的顽强拼搏、刻意练习激励自己在所处领域中达到卓越表现。
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即便我们在自己的领域中无法成为最顶尖的那个,那也可以不断精进自己,超越自己过往的能力水平,创造更加卓越的表现。
这本听书解读还带来另外一个启发: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成年以后,需要刻意地让自己保持一种成长的心态,开放式的成长思维。
能力并不是天注定的,也没有人的思想和能力是固定不变的。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习得新的能力。
所以呀,要警惕自己的固定性思维,不要认为自己都这么大/忙/累了,学不进去东西了,能力上再不会成长了。
在成长这件事上,千万千万不要自我欺骗。
永远要相信,自己还可以学习,还有成长空间。
加油,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