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秋风掠过河套平原的高粱地,饱满的穗子便开始在晨露里点头,像千万支低垂的火把,要把这方厚土的馈赠,一一捧给岁月。家乡的秋实,从不是孤悬枝头的炫耀,而是整个村庄与土地合力写就的史诗——从田埂到屋檐,从掌心到舌尖,每一粒饱满的果实里,都藏着夏的炽烈、春的温润,和土地最虔诚的呼吸。
一、田垄上的黄金海
割稻人的镰刀是最先叩响秋实的钥匙。凌晨四点,东边的天际刚洇开一抹鱼肚白,李伯的胶鞋就已踩进沾着露水的稻田。"唰——唰——"镰刀与稻秆相触的脆响,像春蚕在啃食桑叶,细密而执着。他弓着腰,左手揽过一捧稻穗,右手的镰刀贴着地皮游走,稻茬齐齐整整地留在田里,断口处还沁着青绿的汁液。不一会儿,身后就堆起了小山似的稻捆,绳结处露出的稻粒金闪闪的,被晨雾润得发亮。
稻田尽头的玉米地是另一片热闹的战场。婶子们挎着竹篮穿行在玉米秆间,指甲掐进玉米苞叶的缝隙,"啪"地一声撕开,金黄的玉米粒便龇着牙露出来,顶端的"胡须"早已干枯成红褐色,像老爷爷下巴上的胡须。我曾学着她们的样子掰玉米,刚触到苞叶就被叶边缘的细毛刺得发痒,指尖却被玉米粒的饱满惊到——那哪里是粮食,分明是被阳光吻过的珍珠,每一粒都圆滚滚、沉甸甸,攥在手里能感受到微微的弹性。
最让人期待的是花生地。翠绿的花生秧匍匐在地上,叶片边缘已染上浅黄,用手一拔,白胖的花生果便从泥土里钻出来,裹着湿润的黑泥,像一串串挂在秧上的玛瑙。奶奶总说"花生是土地的珍珠",她会把刚拔的花生倒在竹筛里,在河边淘洗。河水哗啦啦地漫过花生,泥土顺着水流淌走,露出花生壳上细密的纹路,像老人脸上的皱纹,藏着岁月的故事。洗干净的花生倒进锅里,加一把盐,煮得咕嘟咕嘟响,揭开锅盖时,那股子混着泥土清香的咸香,能飘满半个村子。
二、屋檐下的丰饶诗
晒谷场是秋实最盛大的舞台。脱粒机轰隆隆地转着,金黄的稻粒像瀑布似的泻进麻袋,扬起的谷糠在阳光下划出一道道金色的弧线。女人们戴着草帽,用木锨把稻子摊成薄薄的一层,让阳光尽情地吻每一粒谷。风过时,稻浪轻轻起伏,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跟太阳说着悄悄话。我和小伙伴们最爱在谷堆边打滚,谷粒钻进衣领,硌得皮肤发痒,却舍不得起来——那是阳光的味道,是土地的温度,是丰收的喜悦。
屋檐下的景象更是五彩斑斓。玉米被串成一米多长的"金链",挂在房梁上,一串串垂下来,像给屋子挂上了金色的帘幕。阳光透过玉米的缝隙照进屋里,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随风晃动,像跳动的音符。辣椒则被串成"红玛瑙",挂在窗户两边,红得似火,把整个院子都映得暖洋洋的。奶奶还会把红豆、绿豆、黄豆分别装在陶罐里,摆在窗台,远远望去,像一排彩色的积木,那是来年春天的希望。
粮仓是秋实最安静的归宿。父亲会在粮仓里铺上干燥的稻草,然后把晒干的稻子一袋袋扛进去。我曾偷偷钻进粮仓,里面漆黑一片,却能闻到浓郁的米香。用手一摸,稻子凉凉的、滑滑的,像流水一样从指缝间溜走。父亲说,这粮仓里的每一粒稻子,都要经过筛选——饱满的留着吃,瘪的用来喂鸡,就连稻壳也要收集起来,冬天用来垫猪圈。土地的馈赠,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浪费。
三、舌尖上的秋滋味
灶台上的秋实是最温暖的慰藉。清晨的雾气还没散去,母亲就已在灶台前忙碌。新磨的玉米面调成糊状,倒进烧热的铁锅,用铲子摊成薄薄的圆饼,"滋啦"一声,香味就弥漫开来。刚出锅的玉米饼黄澄澄的,边缘焦脆,中间软糯,咬一口,满嘴都是玉米的清甜。配上一碗南瓜粥,那南瓜是自家地里种的,熬得烂烂的,筷子一挑就能拉出丝来,甜得恰到好处。
院子里的石桌上,总是摆着刚摘的果子。苹果还带着枝头的露水,表皮光滑,红扑扑的像小姑娘的脸蛋;梨则黄澄澄的,咬一口,汁水顺着嘴角流,甜中带点微酸;最让人惊喜的是山楂,一串串红得像玛瑙,摘一颗放进嘴里,酸得直皱眉头,却越吃越想吃。奶奶会把山楂洗净,去核,放进锅里煮,加些白糖,熬成山楂酱。装在玻璃瓶里,抹在玉米饼上,酸甜可口,是最好的零食。
傍晚时分,村子里飘着各家饭菜的香味。有的人家炖着土豆炖豆角,土豆是新挖的,面面的,豆角是刚摘的,嫩嫩的;有的人家蒸着红薯,红薯的甜香能飘出老远;还有的人家在炒花生,"噼啪"的声响伴随着焦香,让人垂涎欲滴。我家则常常炖一锅白菜豆腐,里面放些新晒的干豆角,咕嘟咕嘟炖得烂烂的,吃一口,暖得从胃里一直热到心里。
四、岁月里的秋实情
爷爷总爱在秋阳下翻晒谷物。他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拿着木耙,慢慢地把谷物摊开,让每一粒都能晒到太阳。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像田埂上的沟壑,却总是带着笑容。他说,他年轻的时候,收割全靠手工,割稻子割得手起泡,打谷打得腰酸背痛。现在好了,有了收割机,省力多了。但他还是喜欢亲手翻晒谷物,说这样能闻到阳光的味道。
奶奶则喜欢在秋夜里缝补。昏黄的灯光下,她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针线,在布上穿梭。她缝的是装谷物的布袋,针脚细密而均匀。她说,这些布袋要结实,才能装下沉甸甸的粮食。有时,她会给我讲她小时候的事,说那时候粮食少,秋天能吃上一顿玉米饼就很幸福了。现在日子好了,粮食多了,但也不能浪费,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我常常在秋夜里望着窗外的星空。月光洒在院子里的谷堆上,像给谷堆镀上了一层银霜。远处传来几声狗吠,还有虫鸣的声音,一切都那么宁静而祥和。我知道,这宁静祥和的背后,是土地的馈赠,是农人的辛劳,是秋实的奉献。
秋实,是家乡的骄傲,是岁月的沉淀,是生命的希望。它像一首无言的诗,描绘着家乡的美好;它像一首悠扬的歌,歌唱着农人的喜悦;它像一幅绚丽的画,展现着秋天的绚烂。我爱家乡的秋实,爱它的饱满,爱它的香甜,爱它所承载的浓浓的乡情。无论我走到哪里,家乡的秋实都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温暖着我的心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