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要看的病人排得满满的,还有一堆行政上的杂事等着处理。想到明天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心里总有些隐隐的担忧。这种压力和不确定感,不像年轻时那么来去匆匆,而是像影子一样跟着你,悄无声息地藏在角落。我们明知道它在那里,却不敢把它揪出来面对。
这种心情,倒是和眼下的秋天很像。
夏天好像才刚过去,转眼就深秋了。院子里的树开始落叶,特别是那棵老梧桐,树干很粗,树皮粗糙,布满裂纹,像老人脸上的皱纹。这时候叶子已经落了一大半,剩下的也都焦黄卷曲,在枝头摇摇晃晃,随时都会飘落。每一片叶子落下来时,都在空中慢慢打转,像在完成一个准备了很久的告别仪式。
看着这些叶子,我常想,它们到底承载了什么?是整个夏天的烈日和暴雨?还是在它树荫下发生过的人间故事?
春天的时候,这些叶子曾经那么翠绿饱满,充满生机,高高地向着太阳——那是它们最繁盛的样子。现在却干枯脆弱,轻轻一碰就会碎。可是你看,它们就这样安静地落下,没有一丝怨言。它们坦然接受了生命的整个过程。
人其实和叶子很像。年轻时充满活力,总觉得青春永驻。等到年纪渐长,就像遇到了秋风,开始慌张,觉得一切都完了。我们把生命必然要经历的衰退看得太重,重到把自己压垮,提前在心里变成了枯黄蜷缩的样子。
我们拒绝衰老,好像这是对青春的背叛。却忘了,繁盛和衰退其实是生命的一体两面。那棵老梧桐树,从来不会为一片叶子的掉落而悲伤。它只是静静地站着,坚韧而沉默。因为它知道,叶落是必然的,是循环的一部分。该走的路,该经历的困难,一样都少不了。它不去无谓地叹息,只是坚强地承受,努力挺过去。它深深知道,等到明年春天,新芽自然会发出来。它不抗拒秋天的萧瑟,因为它明白,凋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积累和包容。
想想看,我们人和蚂蚁其实很像,都是那么渺小,整天忙碌。蚂蚁扛着比自己大好多的食物,在崎岖的路上艰难前行。但它们从来不会因为前路艰难就停下来。它们只是低着头,专注地走自己的路。因为它们接受了自身的渺小和辛劳,顺其自然,反而获得了力量。
这大概就是“接纳”带来的转变——当你不再拼命对抗风浪,反而能顺着水流,找到出路。
“不急不躁,一切都会有最好的安排。”这句话,最适合说给我们这些容易悲秋的人听。我们总是太着急,太慌张,太想掌控一切,太害怕未知。于是昨天的遗憾像冰冷的石头压在心上,明天的忧虑像阴影遮住了眼睛。却忘了,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明天的雨水淋不到现在的自己。
既然如此,还在烦恼什么呢?手头的杂事,一件一件去做,总会有做完的时候;未来的不确定,既然还没来,何必提前担心?我们要做的,不过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做好该做的事。这些听起来简单,在纷扰的现实生活中,却需要很大的定力和智慧。
这种定力,就像秋天的气度,既能享受丰收的喜悦,也能静心欣赏落叶的静美,不抗拒也不强求,从容地过日子。
我弯腰捡起一片落叶,轻轻放回树根旁的泥土里。让它回归土壤,化成养分,守护来年新的生命。这就是最好的归宿。它完整地经历了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这就是最大的圆满。
生活中的烦恼可能还在,但秋天的叶子告诉我要学会接纳——接纳生命中必然会有烦恼,就像接纳四季轮回中必然会有秋天;接纳自己的无力和局限,就像接纳溪水必然要向东流。
看着这片落叶,我的心里好像也种下了一颗秋天的种子,关于接纳,关于从容,关于如何在繁盛和衰退之间安然自处的种子。
日子还要继续。病人还是要看,文件还是要处理,明天的忧虑可能还在。但心态可以不一样了。就像那棵老梧桐,经历风霜,却依然挺立;就像那些蚂蚁,虽然渺小,却从不停止前行。
深秋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枝条洒下来,暖暖的。虽然叶子在飘落,但树枝已经开始孕育来年的新芽。生命就是这样,在结束中孕育着开始,在衰退中蕴含着新生。
我们每个人,不也正在经历这样的过程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