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面对这些被驱赶的百姓,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父皇南巡,想看到太平盛世的景象,但也怕地方上弄虚作假、欺瞒君王。帝王的心思就是那么复杂,想听实话,又怕听实话。琳琅对宋王说道:“大王,万不可隐匿此事。”宋王立马打算回城,可又被琳琅叫住了。琳琅说:“现在万不可回去。”宋王问道:“回去不是,不回去也不是,王妃是何道理?”王妃说:“等皇上回行宫后在论此事。”宋王没有说此事,便停留在此地。
到了晌午,皇帝便回到了行宫。回到行宫之后,皇帝见到了昭文。皇帝问:“今日出城玩得怎么样?”昭文不高兴地说:“父皇,今天出门没看到好景色,倒看到了流民图。”皇上心中疑惑,便问起了缘由。昭文却说:“父皇,您说,天下太平,百姓还会流亡吗?”皇帝心里咯噔一下,便问道:“哪里有流民?”宋王便接话道:“父皇,天下太平,哪里来得流民?”皇帝怒问道:“到底怎么回事?”于是,宋王便一五一十地交代了所有的事情。听完之后,皇帝让众人退下,自己一个人沉闷了好长一会儿。
第二天,皇帝把随行的宰相叫了过来。他叫来刚担任右丞相的赵逊和刚上任上将军的季和,把李湛这几天的事情都好好说了一遍。说完之后,他问道:“你们说,该怎么办?”赵逊答道:“陛下,地方官难得迎驾,自然就要准备一下,不能让皇上看着闹心。”季和问道:“但弄虚作假,毕竟是欺君。”赵逊答道:“地方官不像京官,要想升迁或是进台阁,就得得到圣上的赞许。李湛已做了十几年的地方大员了,想进中书,不得不如此。”听到这儿,皇帝下令,对李湛罚俸一年,以示惩戒。处理完河北的事情后,皇帝也决定离开了。
看着皇帝远去的背影,李湛心中五味杂陈。当年,自己也是意气风华,从一个县令一度做到了一方大员。可是,在地方任职多年,却无法担任宰辅,是他心中的一直的痛。这次皇帝出巡,他也像其他官员一样粉饰太平。可是,这次却弄巧成拙了,政治生命就到头了。
在运河上,琳琅和昭文看着两岸的景色,不禁沉醉其中。这时,昭文问琳琅:“姐姐,你还记得当年母后和舅妈带着我们春游的事情吗?”琳琅说:“当然记得,那时我们在草地上玩耍,她们就在那里喝酒吟诗。”昭文说:“要不咱们也来一次?”琳琅说:“好啊!”昭文说:“我先来,日照清江水,波光两粼粼。风拂两岸翠,花落映水文。”琳琅吟唱道:“花照清江水,柳拂翠屏山。黄鸟吟仙乐,只为送行舟。”
正在两人欣赏这景色的时候,她们的母亲却在京城里犯起了愁。三天前,河西之地又发生了军事摩擦。这一回虽说是两国边境上的小型冲突,但谁也不能保证不会像十年前一样演变为两国间的战争。此时,正是太子监国,该如何处理此事便显得有些棘手。也是在此时,禄康作为大使来到了中原。太子将情况快马报给正在巡游的皇帝,但时间太长,总得安抚眼前的来使。
禄康来到京城后,也不知是否将此事影响降到最低。这些年来,虽说两国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十年的和平早已让两国军旅不知兵事。毕竟,两国已通过贸易获取了巨大利益,无需再动干戈。他这次来,就是要让两国不因一些小事而关系破裂。也许这次谈判还能让两国安享太平,不会再出别的事情。
奏报还在路上,可京城里就传出了流言。有人说两国间要开战了,甚至在京官员中都出现了主战的声音。此时,在后宫的皇后不由得紧张了起来。她把芸娘招进宫来,两人密谋了好长一段时间。也许,她们可以挽救这个国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