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工作法是极其简单的目标驱动行为的思考框架。O代表Objective-目标, KR代表key result-关键结果。
简单来说,这是围绕目标以及关键指标展开行动的思考框架。具体分为以下二步走:
1、拿出本子,画出十字象限;
2、在左上角写下最近的目标-左下角写下评价目标达成的关键结果-右下角写下为了关键结果所要执行的行动-右上脚写下行动进度。
注意点:
1、目标不能很功利,只包含数字或者绩效。这样会变成传统的KPI考核。所以,目标倾向于做成口号(有激励感和使命感),以一家饮料公司为例:让一部分顾客爱上我们的产品!
2、关键结果可以体现数字(数字要定有一半把握能完成的指标;指标太低没有挑战,指标太高丧失动力):比如,让产品的销售达到10万瓶/周;顾客的复购率提升20个点;顾客的好评在80%。
3、行动只包含两块:必须做的事情和可以做的事情。必须做的事情是其它都可以不做,这必须要做的事,比如:让产品进驻公司周边的沃尔玛。可以做的事情是完成了必须项之后可以做的事情(当然也可以不做)。
4、行动进度要每周更新,以数字体现。比如:本周完成了2/10,下周计划完成5/10。
5、部门负责人需要统一意识,确定共同的OKR;各部门为单位可以再做OKR的切分,并最后落实到个人的OKR。
6、每周五一定要举办啤酒派对,把工作的问题,苦水都倒一倒。开心的事情也拿出来分享,激励团队。
以前,我的标准动作是只用四象限法则理出重要且紧急以及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然后根据优先度完成事项。但是,这种做法的副作用就是往往最重要的事情被忽略,因为最重要的事情往往是完成难度最高,也是你最不愿意去接触的事情,导致任务节点延后。从今天开始尝试OKR,在剧本的写作和Test复习上采用,期待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