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宁德文史
宁德寿宁那些年的黄阳隘

宁德寿宁那些年的黄阳隘

作者: 宁德城市资讯 | 来源:发表于2018-09-24 23:09 被阅读0次

黄阳隘位于坑底乡长岭村,是寿宁目前已知保存最为完好的关隘,属古代军事防御设施,以它为代表,可令人想见当年十六隘之雄姿。

黄阳隘隘口东西走向,两边为小山,以山水流向为闽浙分界。隘口用石拱成圆门状,拱高2.9米,从1.6米处起拱;隘口过道宽3.07米,深6米,隘口过道北面石墙石中砌有一龛,龛高0.5为,宽0.28米,深0.32米,过道两旁有供人歇息的石凳。该隘碑原立隘口,现置离隘口不远处的铜坑尾三岔路边,断为两截。

碑高1.4米,宽0.68米,原1.5米,青石素面,碑首呈半圆形。正面中刻“寿宁县县界”,右刻“嘉靖贰拾肆□□□□”,右刻“知县事普安□□□□”,北面中刻“黄阳隘”,右边刻“东至口田,南至本土山”,右边刻“西至人行路,北至分水界”。

站在隘口,至此5公里路距的泰顺县城尽收眼底。 宁德寿宁黄阳隘列为最壮观关隘之首,离铜坑亭1.5公里,离泰顺县城5公里,至今保存完好,隘口用石块切成圆拱形,拱高2.9米,宽3.07米,深6米,县令张鹤年立有“寿宁县界”碑。

现在的黄泥隘原称黄阳隘,据寿宁县的资料,黄泥隘原有记事碑隘口,现被置放在离隘口1华里外的铜坑尾村三岔路边,已经断为两截,碑右刻有“嘉靖贰拾肆□□□□”字样。明嘉靖年间正是倭寇大肆侵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泰顺最大的倭乱就发生在嘉靖三十八年(1558),当年倭寇从福鼎登陆后,自南向北横扫雅阳、三魁、下洪和莒江一带,是泰顺有史以来最大的人为灾难。假如黄泥隘是建造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那么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防御倭寇。

▍内容来源:寿宁县志宁德城市资讯编辑完成

▍图文编辑:宁文策划

相关文章

  • 宁德寿宁那些年的黄阳隘

    黄阳隘位于坑底乡长岭村,是寿宁目前已知保存最为完好的关隘,属古代军事防御设施,以它为代表,可令人想见当年十六隘之雄...

  • 宁德寿宁芹洋广地村的前世今生

    广地村在宁德寿宁芹洋乡东部,海拔543米,距乡政府所在地芹洋村6公里,主姓朱、黄。相传朱、黄之前有张姓,张姓之前还...

  • 家乡的特产

    我的家乡寿宁位于福建省东部宁德市。一个高山地区,所以靠山吃山。特产也挺多的,长大后离开家乡特别想念那些特产。网上整...

  • …宁德寿宁山地越野赛趣事

    刚参加邵武越野赛回来没几天,沙爷爷因为在邵武赛道遇到的女神一直设能找到,而耿耿于怀,听说寿宁赛事女神也要去,为了...

  • 宁德寿宁蔡知县求雨遭捉弄

    说起百丈潭的祈雨,那绝对是一趟苦差事。炎炎夏日,铄石流金,祈雨的乡绅耆老(多数是老年人),顺着崎岖的山路,三步一叩...

  • 宁德寿宁石井古村的传说

    传说曾经有一挑货郎路经此地,在一巨石上歇息时,发现石头上刻有10个字,挑货郎饶有兴趣的念了起来,此时发现头顶上乌云...

  • 宁德寿宁清源后洋村的前世今生

    后洋村位于寿宁县清源乡西北部,背靠猪母岗,面朝笔架山,村前小溪环绕而过,东与小托接壤,西与托溪乡交界,南连日洋埔。...

  • 宁德寿宁斜滩防卫矛盾器材的文史

    一顶类似斗笠状的藤牌和与之相配套的、攻击用的长矛刀。就是那时寿宁家家户户的防卫工具,古时老百姓称使用藤牌大刀的兵种...

  • 宁德福鼎古茶亭与牌岭隘的渊源

    福鼎县志记载:岭曰“牌岭”,其巅有隘曰“牌岭隘”,亦以界闽浙也;有望海山,距海百馀里,势极高峻,壁上缀有蛎房,人莫...

  • 七律一闽浙取经之二宁德

    福寿康宁德行大, 青山绿水不一般; 寿宁廊桥三下党, 福鼎赤溪太姥山。 阴晴不测时时变, 奇艳彩虹现山间; 最喜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宁德寿宁那些年的黄阳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zh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