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经解读为文建构

作者: 柏折不挠 | 来源:发表于2020-06-12 14:31 被阅读0次

一直对《易经》比较感兴趣,前几年陆陆续续也把这本“百经之母”翻了一遍,文字艰深内容晦涩难懂。另外解读的人很多,但不可避免带来的问题就是解读的人越多,争议性的问题也就越多,各有各的道理,很多地方难以取舍,当然造成这种现象也有一个原因就是古代中国没有今天断句所用的标点符号,韩愈在其《师说》中也提到过“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由此可见,句读的问题,古已有之。这也不是唯独《易经》才有的问题,传统经典,多有这个问题。需要学者根据版本、语意等进行甄别,另外读者根据理解选择适合的意思。

《易经》

《易经》成书时间较早,有“人更四圣,世历三古”的说法,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三个世代,有四位圣人作出贡献,分别是上古时代伏羲画八卦,中古文王、周公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近古孔子作传解经。当然也有很多人说是人更三圣,为什么呢,周公没有算在其中。这个争议倒不是太大问题,毕竟周公姬旦是文王的儿子,在周武王死后,辅佐成王功勋卓著,且其对周礼以及后世儒家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孔子非常推崇周公,《论语》有言,“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在晚年的时候也感叹:“吾不复梦见周公!” 所以,这里我倾向于人更四圣的说法。

世历三古

读《易经》的时候,翻阅了一些资料,包括纸本和网上资料,不敢说完全看懂,但可以说基本了解了意思,不再是最初翻看如读天书的状态。近来,又再重新研读,颇有收获,比上一次多了些理解。最近在写许多东西,于是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把自己所读的《易经》写下来,虽然不是原创性作品,但可以算作易经入门,把里面的很多概念说清楚,让初学者可以参照,岂不是节省许多功夫?

孔子教学

阅历和见识毕竟有限,所以,文字应该会相对浅显,希望不见笑于大方之家。

所要写的《易经》入门,建构如下:

1. 概述:相当于序言吧,简明说一下个人对易经的理解。

2. 《序卦传》单独做一篇,为后面更好地理解易经做铺垫,毕竟六十四卦为什么是这样排列是有其内在逻辑性。

3. 主体内容是针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浅析。当然,不是单纯简单的翻译,那样就没意思了,里面会穿插一些解析,分析为什么会是这样理解。乾卦和坤卦比较重要,且内容较多,所以篇幅可能会多一点,其其余六十二卦应该可以一次一篇完成。

相关文章

  • 塞北剑豪谈《易经》与《八卦》的融合效用

    解读《易经》的象与八卦之关系 文/ 塞北剑豪 《易经》的每一卦和爻,我称为章节,都...

  • 每日分享第18天

    2020年12月26日 重新建构 重新建构,其实就是怎么去解读他的状况,重新从正向的角度去诠释、去解读。 ...

  • 易学初涉

    文/与洛 表妹送的书,已经看完了。哈哈是曾仕强老师关于易经的简易解读。现在就学习心得做一个小小的总结。 易学是什么...

  • 塞北剑豪谈【《易经•象》与《八卦》之关系】

    解读《易经》的象与八卦之关系 文/ 塞北剑豪 《易经》的每一卦和爻,我称为章节,都有《象》和彖的...

  • 解读《易经》

    《易经》也称“变经”。 起初——难易,入门之后——变易,基本掌握之后——简易,精通之后——不易。 人的一生也尚且如此……

  • 《中国易经初解》序

    《中国易经初解》 序 文/三木秉凤 易经,后人亦称之周易。《周易》本义当以何解呢?但见古今解读者皆落入鱼目混杂...

  • 乾坤二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此两句话为《易经》开篇解读“乾”卦和“坤”卦的象辞。 《易经...

  • 2022年3月12日“家校协同育人”专题会议笔记

    一、关于新小教育理念的解读 ①“养正”,让教育回归本源。 “养正”即“童蒙养正”(出自《易经》),简而言之可以理解...

  • 张贵栓‖同行,语文主题学习(八十一)

    建构阅读体系,实施策略阅读。关于阅读策略,教材也有安排,更能体现出策略的时效性。关于建构体系,需要从建构主义的角度...

  • 2018-09-14

    晚上张老师给大家一起以香港大学Carol的关于知识建构的理论与实践演示讲稿为基础,从知识建构的理论、原则以及教学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易经解读为文建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ia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