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世说新语》,文章划分“德行第一”。而提到德行,绕不开李膺。今天讲讲李膺的故事。
东汉末年,士人掌握了舆论控制权,他们以太学为中心,品评人物,抨击时政,贬抑豪强;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被他们批评的当权人物惶惶不可终日,宦官头目对太学生更是恨之入骨。
当时,李膺(字元礼)、陈蕃(字仲举)、王畅(字叔茂)三人以品德高尚闻名于世,学生们就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偶像,甚至还编了一句顺口溜:
天下楷模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
李膺出身高级官僚家庭,父亲李益曾任赵国国相。李膺性格孤高,不善交际,只把同郡(颍川)的荀淑、陈寔(仲弓)当作师友。他最初被举荐为孝廉,又被司徒胡广征召,举为高第,再升任为青州刺史。
青州的郡守县令都害怕李膺的严明,听闻李膺到青州任职,一个个选择了弃官跑路。
李膺后来被征召,调任为渔阳郡太守,不久又转任蜀郡太守,因母亲年老申请辞职,再后来被调任护乌桓校尉。当时鲜卑人不安分,多次侵犯边境,李膺虽是一介儒生,但能文也能武,打得了鲜卑,守得住边疆,多次打退鲜卑的侵犯,以致后来羌人一听到李膺的名字就会害怕。
后来李膺被免官回了老家,教授学生近千人。南阳人樊陵想做李膺的学生,被他谢绝,樊陵后来攀附宦官,官至太尉,但依然被士人所不齿。
名士荀爽因为曾经和李膺同乘一车并为之执御,喜不自禁,逢人就说:我可是为李膺赶过车的!
永寿二年(公元156年),鲜卑侵犯云中郡,刘志听说李膺能打,征召他担任度辽将军。得知李膺到了边境,羌人顿时就了,将以前掳掠的男女通通送还到边境,从此李膺声威远播。
延熹二年(公元159年),一向敢与宦官硬斗的李膺转任河南尹。当时宛陵郡的豪强羊元群从北海郡罢官回来,李膺发现他贪赃尤甚,不但携回大批金银财宝,甚至连郡府厕所内的小玩意儿也被他卸下带回。
这就很过分了,李膺上书朝廷,要求对他严加制裁,结果羊元群贿赂宦官,导致李膺被判为诬告,反而被发配到左校服役。
好在朝中不少人为他求情,李膺才得到赦免。
延熹八年(公元165年),中常侍张让的弟弟张朔做了野王令,张朔贪残无道,甚至以杀害孕妇为乐。李膺出任司隶校尉后,严厉打击不法官僚和宦官,张朔一看李膺走马上任,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他弃了官,逃回洛阳,藏在张让家的合柱内。
对于这种民愤极大的犯罪分子,李膺自然不会放过。他侦知张朔藏在张让家,带着人上门,劈开合柱,从里面揪出张朔,审讯完当即诛杀。
这下子,张让不干了,他向刘志诉冤,刘志找来李膺诘问:“为什么不先请示就杀人?”
李膺昂然答道:“孔子做鲁国司寇,七天便杀了少正卯,我到任已经十天了,才杀了这个贼子。我还以为陛下叫我来是责备我行动迟缓呢,没想到竟说我杀得太快了!我知道我有罪,只求陛下让我在这一职务上再干五天,待我把首恶抓起来杀掉,然后任由陛下处罚!”
一席话把刘志说得哑口无言,刘志掉转头来,严斥张让:“这都是你弟弟的罪,司隶校尉有什么过失?”
李膺全身而退,成了所有宦官的梦魇。
李元礼的故事还没完,后来的“党锢之乱”也有他的身影,我们后面再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