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善读「论语」
善读「论语」2.24:有谄则祭非其鬼,无勇则见义不为

善读「论语」2.24:有谄则祭非其鬼,无勇则见义不为

作者: 善氏 | 来源:发表于2018-04-27 07:49 被阅读1次

本文昨日再被屏蔽,不知是何原因。只能试着删除疑似敏感信息重发再试

「为政篇第二」24 

【原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

先生说:“不当祭而祭之,是为谄媚;该当为而不为,是为无勇。”

【注释】

“鬼”在此处是指死去的祖先。

“非其鬼”就是指非自己祖先,按礼通常是不当祭的,故引申为“不当祭”。

“祭”是古代社会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活动,主要是为了祈福、攘祸、崇德、报恩。

“谄”意为谄媚。

“义”就是合乎“仁”的言行举止。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故将其引申为“该当为”。

【评析】 

古人祭祀尤重诚敬,故祭有当祭有不当祭。以崇德报恩之心为祭,皆所当祭;以祈福攘祸之心为祭,皆所不当祭。所祭既非其鬼,而又祈福攘祸,有所企图,此则必有谄媚之心。谄媚则有违为人之道,是为不仁。

本篇名为“为政”,始以“为政以德”,是论仁;继以“四十而不惑”,是论智;终以“见义不为无勇也”,是论勇。仁智勇三达德皆发于心而统于仁,三者完备方为真正的仁德。

一、“仁”不能离于“智”“勇”

1、仁而无智,则不能除害。

无智则惑,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忠奸不辨。虽有仁心,也不能善用。所谓好心办坏事者,多为此类。比如,明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是有仁心的,至少是有向仁之心的。崇祯在位的十七年中,日讲经筵坚持不懈,以期由此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这在历代皇帝中都是很难做到的。

崇祯极为勤政,所有奏章均同各位辅臣面商定议,务求处理精当。《明史》中曾记载崇祯“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

崇祯最大的弱点便是不智。其为人多疑,刚愎自用。既无自知之明,又无知人之智。面对内忧外患,不能兴利除害,终致亡国灭身之祸。

2、仁而无勇,则见义不为。

无勇则怯懦,怯懦则不敢为。见倒地老人而不敢扶,见车祸孩童而不敢救,见社会不公而不敢问……中国人之怯懦无勇,自有史以来,未有甚于今日者。究其成因,既有历史责任,也有现代原因。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历史虽有责任,但主要还是现代原因所致,是我们的制度和文化出了问题。政府对于批评言论的各种打压、过往扶老人案的司法判例等,才是造成今日中国人之怯懦的最大原因。

近日PKU女生岳某因要求学校信息公开而遭校方“约谈”施压一事,便是又一明证。

二、“智”不能离于“仁”“勇”

1、智而不仁,则奸邪狡诈。

现代社会民智发达,而仁道不昌。因此弄虚作假、投机取巧之风甚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便是此类人等的标签。这些智力过人的不仁之人,或从政,或经商,以“精妙”的算计和层出不穷的花样,对人民巧取豪夺。比如手握IT技术,却不以之造福人类,反而开发各种网络游戏。为了多多吸金,挖空心思地增加游戏粘性,致使无数少年儿童甚至成年人沉迷其中而难以自拔,不但将大好时光虚掷,也极大地损害了身体和精神健康。此种行为,说其是谋财害命也毫不为过。

2、智而无勇,则多谋少断。

多谋少断则必错失良机。历史无非时势。时过境迁,则势难挽回。当年戊戌变法即乃时势使然,而满清政府却无大勇承担历史责任,终至错失良机。然悔之晚矣。仅十年之后,满清政府及被人民推翻。

三、“勇”不能离于“仁”“智”。

1、勇而无仁,则为祸作乱。

史上的暴君暴民、乱臣贼子,无一而非勇而无仁者。中国饱受劫难,皆拜其所赐也。

2、勇而无智,则轻率盲从。

十年浩劫中那些参与武斗和打砸抢的所谓“革命小将”,勇则勇矣,然而无智。其轻率盲从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和伤害。此类人等,现在仍频频活跃于各种不分青红皂白的抵制活动之中。

对于儒家而言,为政只是为仁的一种方式。为政者领导天下万民,要面对普通人所难以经验的复杂和困难局面,非有大仁、大智、大勇而不能为之。因此,选贤任能必须以三达德为标准。

没有仁智勇就无法从政,也不应该从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读「论语」2.24:有谄则祭非其鬼,无勇则见义不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gv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