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章精选今日头条
在鲁迅译丛中索思【2】

在鲁迅译丛中索思【2】

作者: 眺山 | 来源:发表于2019-09-28 07:36 被阅读0次

在鲁迅先生的译著中,有一篇《文学者的一生》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其原著者为日本小说家、剧作家武者小路实笃

我读思这篇《文学者的一生》以为,鲁迅先生不仅“实笃”地做了翻译,且“笃实”地践行了其中的文学思想,并为一生践履。

该篇指出,文学是一种精神征服工作。鲁迅先生的作品,无论诗歌、小说、散文还是散文诗、杂文,不都是在精神上征服了我们吗?最典型的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谁人不被这样的话语精神所征服呢?谁人又不在困境中以这样的话语精神而激励自我呢?

我特别主张,在这篇《文学者的一生》中,作家与读者的“主从关系”——“作家是主,读者是从”的思想,最具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价值——作为读者,追随或从属于怎样的作家,就会成就怎样的思想,就会拥有怎样的精神风貌与人生风景。这也是我一贯主张的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般来讲,人总是认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是由自己主导的,这应该予以肯定,且必须强调个人是自我精神的主体——拥有“主体意识”——越是现代性发展,越要高扬自我的“主体意识”。但是,这并不否定个人从属于某种“精神世界”,也恰恰是这种“从属性”,更实在地表明了个人“主体意识”的存在。没有“精神信仰”的人,何以证明自我的存在?

所以,这个文学精神上的“主从关系”,是一个真正“高扬自我精神”的问题——借助他人(作家)精神而建筑自我精神、高扬自我精神的问题,而不是传统的“主奴关系”。这是需要我们分辨清楚并加以区别的。

进一步的问题则是:个人是借助怎样的作家精神而建筑自己的精神世界并高扬自己的精神的呢?这个问题,在温饱富裕后的人,不是很重要吗?

鲁迅先生是“拿来主义”的大师,但在“拿来”中却“独有”了一个伟大的自我。这就更为重要了,也更需要我们镜鉴地好好索思自己。


相关文章

  • 在鲁迅译丛中索思【2】

    在鲁迅先生的译著中,有一篇《文学者的一生》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其原著者为日本小说家、剧作家武者小路实笃。 我读思这篇...

  • 在鲁迅译丛中索思【1】

    观人察事,是不能片面的,特别在求真理、找规律上。这该是最为实在的辩证法。 读鲁迅,懂得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也是这个...

  • 在鲁迅译丛中索思【3】

    鲁迅先生的创作世界是发人深省的,这乃是人所共知。鲁迅先生的译作世界同样耐人寻味,这就未必人人然了,我以为是。 “英...

  • 在鲁迅译丛中索思【4】

    我是不能读外文原著的,这是自己所受教育中的缺憾,历史原因的造成,尽管“心痛”,今天也是无可奈何了。因而,只能借助鲁...

  • 拾缀 | “黑白混淆”之硬思

    鲁迅先生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有一种译法叫“硬译”,借用这一概念,我来一个“硬思”。“硬思”什么呢?“硬思”一种现...

  • 一般在修习菩提心之前,首先要修什么?

    三主要道论简释 宗喀巴大师 造颂索达吉堪布 译释 5 丙二、如何发菩提心: 思为猛烈四瀑冲,难挡业索紧束缚, 困于...

  • 思 索

    积满灰尘的书, 当你拿起书去抖落, 甚至拿抹布擦拭, 书籍中的故事依然鲜明。 此时的我思索着自己和她… 黑夜浸透了...

  • 思 索

    中原焦点团队 杨慧霞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洛阳 焦点讲师班二期 坚持分享2486天 我似乎掉进了一个...

  • 在草丛中

    在草从中 凝视着一片生机勃勃的祖母绿 心灵宛若得到了无形的洗礼 以致于 想起了昨晚忘记了的灵感 忘记了的灵感 看似...

  • 夜读|​《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穆斯林的葬礼》。 楚雁潮已经在寒假里译完了鲁迅的《奔月》,几经修改,才算定了稿。接着又赶译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鲁迅译丛中索思【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uj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