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让世界🌻欣赏你
思接千载,神合天地

思接千载,神合天地

作者: 春草梦也宜夏 | 来源:发表于2019-08-09 23:46 被阅读0次

古人云:‘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 ”

画中天地

这段话的意思是:写作的构思,它的想象往往飞向遥远的地方。所以作家默默地凝神思考时,他就会想象到千年之前的生活;悄悄地改变面部表情时,他的眼睛似乎看见了万里之外的情景;他吟咏文章时,好象听到了珠圆玉润的悦耳声音;眼睛闪动时,就出现了风云变幻的景色。这不是构思所造成的么!所以文章构思的奇妙,能使作家的精神与外物一起活动。精神是主宰内心的,情志和气质却掌握着它的关键;外物是由耳目去接触的,文辞却能使它表达无遗。要是表达功能活跃,那末事物的形貌就可充分描绘;如果情志气质受阻,那末精神就焕散了。

之前的作家已经明悟到写作带给人的是不只是物质,更多的是全身心投入其中时,自身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而写作更不是什么天赋,而是技能,是技能就可以学会。掌握技能最重要的不是技法,而是明悟原理。能用自己的理解简洁的表达出内容,这就说明你大致掌握了这项技能了。

这里先讲一下一些写作的技巧

尝试远离电子元件,手机静音,只留下一张桌子和纸笔书写,书写的内容不必生搬硬套别人的模板,皆出于自己的内心,发挥自己的自主创造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是梳理线索,逻辑还是擅长写故事,还是以文采折服别人,找到自己的长处,经过刻意的训练,放大自己的优点,形成自己的行文风格,贯彻到自己的写作当中,技法也就自己熟练掌握了。

纸 笔

但是任何文章都忌讳千文一面、一个声调。因此,我们必须在平时的训练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加深自己的思想深度,这培养创新意识。

常言道:“创新,作文的生命;生活,作文的源泉。”

优秀的文章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通晓原理,掌握技法,之后就要将之落到实处

行文并非一味讲究一气呵成,好文章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明晰写作的结构,结构可以是偏向于文章起承转合,也可以是偏于逻辑的面面俱到,也可以是百花齐放的由点到面。

起承转合

“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事件结果的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

至于相对什么文章就看你的水平了,叙事、议论等都可以用到的

它更像是一个完整的链条结构,环环相扣,让人不由期待接下去的内容。

面面俱到

面面俱到的释义:各方面都能照顾到,没有遗漏疏忽。也指虽然照顾到各方面,但一般化。

文章的面面俱到更是对于逻辑的梳理,主线的确立,至于如何立下真正的主线,支线相得益彰,就更看写作者自己的实力了

由点到面

更加强调以框架与整体来构建文章,构思为框架,良好的表达为整体,两者的融合更能做到由点及面。

小结

落实的方法许多,讲究适合为上,切莫生搬硬套,前人可学,自己推陈出新才是最好的。文字让人的想象可以无限延伸,文字让古今的距离变得触手可及,这就是文字真正的意义,让人思可接千载,让精神合乎天地。

相关文章

  • 思接千载,神合天地

    古人云:‘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

  • 七绝 咏季兄访三清宫

    古松千载入茶盅, 俊逸神清气不同。 高下无争天地合, 道成退步阔玄空。

  • 思接千载

    文/心源书乡 今天看到“思接千载”一词,从字面上感觉自己似乎明白其意,却不知如何准确的表达出来,便用只可意会...

  • 岁月

    莫言岁月催人老, 收之桑榆天尚早。 思接千载书为媒, 畅想万里神逍遥。

  •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原文来自,“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文心雕龙·神思》)) “你是中国...

  • 书法家经常书写的四字用语(2)

    26 思接千载 27 思逐风云 28 宁静致远 29 游艺依仁 30 温故知新 31 室雅人和 32 翰逸神飞 3...

  • 文心雕龙

    神思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 《文心雕龙 神思》

    作者:刘勰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

  •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登山...

  • 刘勰《文心雕龙》第26章 神思

    第26章 神思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接千载,神合天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ok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