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自在》

作者: 花间星事 | 来源:发表于2018-03-13 23:26 被阅读103次

简书日更,工作忙的时候还真的是有点压力。每日重复的琐碎中,不知道该写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晚上悦读选择张大春先生的《文章自在》。还是去年听完他讲座回来买的。随手翻过后一直在书架上躺着。今天花一点时间细读,颇有收获。

在“诗书中华”中认识张大春先生,很佩服他寥寥数语就能点评出诗词的精髓。后来有幸听过一次他的现场讲座。温文儒雅,口吐莲花,整场下来真是一种绝妙的享受。看他的文字,文若其人,妙趣横生,博学多识。

书中收录了三篇概论,引文34篇,例文40篇。兼收苏洵,鲁迅,胡适,梁实秋,林金开,毛尖等古今作家的美文。讲述自己书写文章的经验。

先生写好文章三要素:语言美好,文章意思,写好玩的。细读下来,的确是小时候的作文训练所欠缺的。前两者语文老师可能还有所提及。写好玩的,写得好玩,几乎没有一个老师教过。为了应付考试的作文,把我们培养成一个缺乏自我表达热情的人。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大量充斥的信息,又让文字显得过于随意。

先生在书中详细地总结了文章书写的各个方面。从命题,到成文的全部过程,包括中间的细节构成。每一处都用尽心思。里面的例子,针对重点,字字珠玑。行文驾轻就熟,道理融会贯通。

“写文章有没有公式?”先生在文中提了一个好问题。现在很多写作课都教套路,自媒体写作中许多热点用各自的套路,都可以写出讨巧的“爆文”。不过,很快又会有新的“爆文”出现。

现在能让大家的记得并广为流传的美文越来越少。究其原因,是思考太浅,真情实感太少。有时文字连自己都无法打动,又怎能要求别人阅读并喜欢呢。

公式可以用,但“公式化的锻炼出不了文学家”。不过先生也教了一个用公式化的方法来锻炼自己,不断联想,记忆,对照,质疑,求解的思考习惯,帮助我们提高行文的能力。

现在孩子觉得写作文很难。因为看书太少积累不够。另外的一大原因是应试教育要求的作文太过单一。看孩子小时候写的文章,曾经觉得写的好长没有重点。其实都是她的真情实感,实在是应该鼓励的。

家长常常用成绩来衡量孩子的作文水平。即使有时觉得孩子写得不错,但在考试中还是希望他不要写得太过标新立异,怕剑走偏锋影响成绩。现在想来,写作能力是她表达自己的重要能力之一。还是应该从长远来考量,给他们更大的空间。

整本读完,如获至宝。每段文字背后,都有值得学习的经验。文中的例文,典故,也非常有意思。一点没有理论书籍的枯燥之感。先生博采众长,深谙文字的奥秘,又用做学问的严谨,再三修改,细细打磨。

“文章”能够“自在”,实在是“成竹在胸”。几十年做学问的积累,“小子何莫学府夫散文?即使一生尽写一部书,而不行于世,但能博得,三数学子青眼,以为比课本讲义教材评量等物有趣,便值得了”。得此好书,万幸,万幸!

《文章自在》

相关文章

  • 《文章自在》自在写作

    豆瓣上推荐的一本也是关于写作的书,作者张大春,对于我这个写作小白来说,作者不是很熟悉,甚至没有听说过,但因为是推荐...

  • 《文章自在》

    简书日更,工作忙的时候还真的是有点压力。每日重复的琐碎中,不知道该写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晚上悦读选择张大春先生的《文...

  • 文章自在

    偶得这本好书,推荐给大家! 张大春著作 本来文章有法,可是真正让文章有妙趣、有神采、有特色、有风格的法,非但不能经...

  • 文章自在

    这是张大春的一本书的书名。今天的文章我要用他提到的练习写作的方法之一:多题练习。 也就是随意找几个词(三个,五个,...

  • 《文章自在》

    放假了孙子归儿子带,今天是彻底的休息。不上课,也不照顾父亲的生活,于是很想在这去金牛区看看,那里有天府公园和天府美...

  • 自在文章自难在——读张大春《文章自在》

    读完张大春的《文章自在》,对于文中谈及“习作”的看法,感触颇深。这本书大致可分为三块内容,一是作者抨击我们当下的应...

  • 白夜追凶?自在文章。

    这个周末,我给自己安排了不少的必做事情,但就做了一件计划中的事情,读完了张大春的《自在文章》,意料之外的一件事是追...

  • 读书笔记|《文章自在》

    这是我的第一篇读书笔记,不算上小学瞎写的话。第一篇,未必能写的满意,但是尝试总没错。 《文章自在》,作者是张大春先...

  • 笔记|张大春《文章自在》

    比起小说,我更喜欢张大春的散文,語氣略带讥诮,像是炒菜加点醋,诱出更高层次的味觉感官,让人不自觉细嚼慢咽,回味不已...

  • 《自在文章》的首次阅读感受

    今天周六,放假一天。周五晚上在脑海中安排好的各项任务,在早上醒来的那一刻,就被放弃了。因为我好想偷懒啊。躺在床上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章自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hx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