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慎入,杀流量自负
图片均为手机拍摄
小时候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最早是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读到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后来陆续读了《朝花夕拾》、《而已集》、《呐喊》、《彷徨》等一些著作,先生的文章多年来一直喜欢,经常在空闲时候翻阅,翻阅之余总会好奇,先生年少时生活的地方是怎样的,先生的童年又是怎样的?
世人或名人对鲁迅先生的各种评价评论就不去看了,就安静地去看看先生年少时候生活和成长的地方吧…
先从故居开始,故居绍兴,鲁迅中路
走进故居的大门,首先看见的是宽敞明亮的会客厅
已复原旧貌的会客厅
从客厅左侧门廊出来向右望去,灌木茵茵,藤草漫墙
山墙上爬满了藤蔓
正对左侧门廊的起居院落
八角形的院门
墙角的花开了...
故园花仍开,不见故人来
长长的藤草从屋檐垂下
穿过内门,右手边就是先生的起居室
陈设简单的卧室加书斋
卧榻,简约质朴
卧榻右边,简洁的书案
不知有多少文章是在这张书桌上完成的...
起居室后面的过庭
过庭后的长廊亮着灯
长廊
深深凹下的木门槛...
走到长廊尽头
又一道门槛
向前几步再右转,通过一道小门,就来到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了...
参天大树、油菜花、短墙、杂草
百草园,是浙江绍兴新台门周家的菜园,百草园位于先生故居的后面,北临东咸欢河,东邻沈姓房屋,西接梁家后园,南宽北狭,占地近2000平方米,原来是新台门周家的智、仁两大房族所共有。西边一半归智房,东边一半属仁房。各个家族在这个园里都种有一些瓜菜,有的地块秋后还被用来做晒场...
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写道: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碧绿的菜畦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油菜花落了,沉甸甸的菜籽压低了枝条
油蛉和蟋蟀到了夏天还在这里低唱和弹琴,远些的长草里,不知还有没有赤练蛇出没...
百草园与故居的隔墙
白墙黑瓦、青苔绿藤
桑树已经百年多历史了,先生小时候一定和小伙伴们爬上去摘桑葚、抓知了吧…
先生年少时,桑树应该还小,应该很好爬上去
百年桑树的局部
树缝里正发出新芽
百草园那时候分成大、小园,桑树边就是百草园的大门
门内门外
门右边就是更大的后园
雨后,满园生机盎然
园中百年樟松、石桌石凳、假山
绿荫如盖
从园门左手出去,穿过一道小门,就来到了先生笔下的风情园...
进门一眼便看见先生笔下社戏里的戏台
此时正有一位演员婉转地唱着曲子,先生当年不知是在哪个位置观看社戏?
不一会唱罢,游人和演员都尽数离去…
正是曲终人散空台院
戏台下的水池里
游鱼嬉戏,亦幻亦真
出了风情园,径直往三味书屋漫步过去;
特意用脚步丈量了一路,从百草园到故居门口是235步,从百草园到戏台是140步,从故居门口到三味书屋是159步……可能我步子比较大,觉得没有半里那么长...
水巷尽头,横着的石桥右边就是三味书屋了
先生在文中写道: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三味书屋门前
休憩的游客和等待的乌篷船,先生小时候应该也坐乌篷船的吧…
三味书屋大门口尽是铁栏杆通道,就不上图了,过了大门,首先看见的是前厅
思仁堂,陈设简洁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
第二间是过堂
宽敞明亮
第三间:三味书屋
远景
近看
图中左边就是先生的座位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想象先生小时候摇头晃脑读三字经百家姓,还有唐诗宋词的样子,一定也很有趣吧…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人啊,当然是都跑到小园里逃课捉虫玩泥巴去了吧…哈哈
从这道门向左
再跨过另一道门槛
游人陆续而过
就来到了学童们逃课玩耍的小园
彷佛看见学童们捉蛐蛐、玩泥巴、爬高上低的样子
想象鲁迅先生小时候也会被寿老先生揪耳朵、手心被戒尺打得很疼吧…
抬头望去,绿荫如盖
绿荫下,逃个课、捉个蛐蛐、听着鸟叫虫鸣,应该也很惬意了...
至此,也算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啦!图文皆为随想随拍随感;粗体部分为引用鲁迅先生原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