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沉默的大多数》(六)

作者: 居庵逸 | 来源:发表于2020-03-15 17:54 被阅读0次

      在《“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的开头讲了水浒传中的一个小故事,宋江犯了法,被刺配江州,由戴宗管,戴宗像宋江索要好处,宋江不给,还反问戴宗:我有什么短处在你手里,你凭什么要我的好处?戴宗怒道:你犯在我手里,轻咳都是罪名!你这厮,只是俺手里的一个行货。戴宗的意思是,宋江只是他手里的一个劣等货物,正在被降价处理,而他自己以货主自居。看完这则故事,有一种悲惨的感觉,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里,没什么能冲淡我的这种感觉,这种感觉中最悲惨的不是自己被降价处理,而是自己成为一种行货这一不幸的事实。

        这种行货感的由来可以从传统中找到根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古代,皇帝就是最大的货主,自孔孟以传授的也是一些行货言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在告诉我们,在什么样的位置就做什么样的事,当员工就不能和老板叫板,当儿子的就不能和老爹犟嘴。所以可以看到古代的一些忠臣所谓的忠无非是成为皇帝手中的行货。举例来说,辛弃疾的“君恩重且叫种芙蓉”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早年横刀跃马,欲为朝廷收复失地,无奈南归之后,皇帝对他时弃时用,国有难就招来用几天,朝有谤就弃而闲几年。他至死也没能明白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林则徐亦是如此,功与罪在他一个人身上交织,虎门销烟,黄河治水,革职镇海,最后发配伊犁,甚至被钦定为政治犯。不论是辛弃疾还是林则徐也好,皆是爱民如子的清官,忠君爱国的好官,但也还是逃不过只是皇帝手中行货的命运。所以可以得出,什么是行货感,最能证明你是行货感的是,人家让你干什么或对你有任何评价都无需向你解释或征得同意。

      为什么会有行货感?我认为只要有上下级关系存在的地方就有行货感。每个人都有可能扮演两种角色,你可能是别人的行货,也可能会充当货主的角色。就拿工作来说吧,每个小职员都遇到过一言不合就让你加班的情况,无须经过你的同意让你干就得干,还有被投票被平均等等。都能让你感受到自己的行货感。其实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忠君思想也不过是换了一种外壳变了个名字,变成了现在的职场规则,社会生存法则,诸如此类高大上的词汇。本质上仍然是一些行货言论。这里要更正一下,行货言论并不指法律法规,法律是人们普遍认可的,愿意遵守的一套体系而行货言论更像是道德绑架,目的在于约束与听话。

        在伦理学上,又一个普遍认同的根基,认为人趋利而避害,趋乐而避苦。而我们的文化却大不同,认为礼高于利,义高于生,这就创造了一种比较复杂的伦理学,在西方人看来,个体所受的苦和累可以减少。但中国人却不这么认为,中国传统道德观认为,人是要主动吃苦,没有苦创造苦也要吃,这就有点逆转人性的味道了。在《人性的 逆转》中王小波谈到逆转人性必须要有两个因素:无价值的劳动和暴力的威胁。人性被逆转后他也就糊涂了。举例子,古代面圣,要三跪九叩,高呼万岁,这套把戏耍起来很吃力,而且不会带来任何收益,但这种无价值的动作能让人加深自己是行货的感觉,所以皇帝可以延杖臣子,不老实就拉下去或打或斩。所以这些行货言论无非是想要麻痹大众,到今天亦是如此。会有人告诉你“年轻人必须吃一些无益的苦,要忍气吞声,这样是有意义的。”有没有意义不知道,只感觉在虚掷年华,也会有人告诉你:“遵从下达的命令,不要抱怨,自我牺牲一下是传统美德”自我牺牲确实是美德,但要看那种牺牲,为国捐躯当然值得赞扬,但我知道有些命令不过是上一层或上上层的货主拍拍屁股决定的,自我牺牲的价值也不过是为货主带来收益。

        在告别行货感上面,西方人还是有点作为的。自从独立宣言公告以来,他们已经认清了个人是独立个体这一概念,所以现今一些大型公会,一些协会,一些组织,都是为了保护自身作为人的权利而成立,并努力降低自己的行货感,即工作的有尊严,要是他们不那么钻牛角尖就更好了。反观中国工会诸流,就是个笑话,任重而道远。想来想去还是人太廉价了。

      既然如此,我们要如何告别行货感。在我看来无非是两种:一是这个社会共同进步,能把人当成一个个单独的个体来看待,二是不让自己那么廉价,提升自己成为更高一级的货主。人该是自己生活的主宰,而不是被人手里的行货。

相关文章

  • 读《沉默的大多数》(六)

    在《“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的开头讲了水浒传中的一个小故事,宋江犯了法,被刺配江州,由戴宗管,戴宗像宋江...

  • 读 《沉默的大多数》(六)

    这周读的文章,大都和科学这一词有关。 在《科学与邪道》一文中,王小波指出:中国人对证明自己的种族优越从来就不很在意...

  • 读《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当代著名的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

  • 读《沉默的大多数》

    近几年寻找书目阅读时,在推荐书单中总是能看到几本王小波先生的书,如《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白银时代》、《沉...

  • 读《沉默的大多数》

    说实话,这本书的部分观点我不能苟同。这样一本书,看一看就行了,千万不要奉为圭臬,也不要神化王小波。本身这本书...

  • 读《沉默的大多数》

    一直在各种场合听说过王小波的名字,基本上大家都很推崇,但是我却一直没有看过他的书。虽然kindle上面也下了一些他...

  • 读《沉默的大多数》

    最近失眠的有点想哭,大概从来没有这般失眠过。然后这本书就陪伴了若干个失眠的夜晚。 这本书是朋友去年送我的生日礼物,...

  • 读《沉默的大多数》

    这几天我看完了王小波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 。如果要我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出乎意料。因为这是我用kindle优...

  • 读《沉默的大多数》

    对于杂文,我读的不多,因为我自认为是一个油盐不进,不喜欢听别人给我讲道理的人。脑海里仅存的关于杂文的记忆就不多,其...

  • 读《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是我在书店时偶然看到的,被它的名字吸引。为什么是沉默的大多数呢?这种沉默在作者看来是好还是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沉默的大多数》(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bee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