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茶学门道
中级茶艺师 (理论考试笔记)

中级茶艺师 (理论考试笔记)

作者: 豆娘爱豆包 | 来源:发表于2019-03-21 21:32 被阅读0次

自古考试 也是验真知的方法之一;为了准备中级考试,匆匆忙忙翻了一遍中级的教科书,虽然没有专门写茶学 茶道 茶艺的书来得好看 ;却也填补了不少基础知识。比如茶道由来。

“茶道”这两个词最早出现在唐代 ,如唐代茶僧皎然 《饮茶歌 诮崔石使君》写到 “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又如 唐代封演所写 《封氏闻见录》“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之言。

中国文化中的“道” ,本指宇宙万物的本体及其运动的规律与准则。中国“茶道” 是指 一定环境气氛为基调,以品茶 置茶 烹茶 点茶为核心,以语言 动作 器具 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有关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合文化与特有风俗,它是品茶约会的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中级茶艺师》

以上一大段的文字,看得头晕,说白了就是--现在中国的茶道除了喝喝茶 品品壶 其他什么都没有留下 ,它已经消失很久很久,久的只能用空白的文字去描述。


茶道的前身

从“神农尝百草”,  到原始宗教茶图腾 ,再到以茶叶为祖先的德昂族(古老民族)

茶道真正成熟于唐代 ,茶圣 陆羽的茶经为代表 ,宋明时期是中国茶道发展的鼎盛时期。

中国的茶道是以饮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融合了道 儒 佛三家的思想精华。

茶与道家的关系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 包含物质 行为 精神三个层面。

物质上认为茶是 “南方嘉木” 天然之物,顺应自然规律而生,种植 采摘 制茶 也必须顺应自然规律; 所有的茶事活动也必须要以自然为美,朴素为美,“道法自然 返璞归真”。

儒家茶文化代表中庸 和谐 积极入世 “以茶雅志 ,以茶行道” 强调修身养性 ,又兼顾中庸之道 处世做人的态度与方法。

佛教禅宗则体现在茶文化的兴盛与发展上。“茶禅一味 ”是宋代四川成都昭觉禅师佛果克勤的手书,他以此四字赠与留学日僧村田珠光,珠光同学回日后正式创立日本茶道 ,他的门徒就是大名鼎鼎的千利休。我们的邻国,日本就从这四个字开始他们的发展至今的日本茶道 。

千利休把禅宗的思想渗入到茶道之中,强调“和 敬 清 寂 ” ,推出 “ 四规七则”

和--和平安全的环境

敬--尊敬长者 敬爱朋友

清--清静

寂--达到悠闲的境界

目前日本最大的三大流派分别是 :千利休为祖先不审庵 (表千家流) ;今日庵(里千家流) ;官休庵 (武者小路千家流)

相关文章

  • 中级茶艺师 (理论考试笔记)

    自古考试 也是验真知的方法之一;为了准备中级考试,匆匆忙忙翻了一遍中级的教科书,虽然没有专门写茶学 茶道 茶艺的书...

  • 2019-05-20 上半年的小目标完成

    上半年有两个小考试是我的小目标,一个是茶艺师考试,一个是政工师。茶艺师实操课已经过关,理论还没能出成绩,估计也差不...

  • 学习中级茶艺师

    女儿去读大学后,自己最理想的状态是开个茶叶店,店不一定很大很豪华,温馨融合就好,一帮朋友可以有地方聚聚……自己也可...

  • 中级茶艺师 茶课笔记 01

    茶叶审评:茶叶感官审评是指依靠具有专业知识,经过训练的评茶人员的视觉嗅觉 味觉 触觉来判断茶叶品质优次好坏的一种方...

  • 茶艺师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及答案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茶艺师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第1~160题) 001.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工作和...

  • 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

    记2019年茶艺师考试现场及证书

  • 中级茶艺师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每...

  • 备考中级经济师 | 2021年《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知识和实务(

    如何用考试大纲和读书笔记来备考中级经济师考试? 1、对应急备考同学来说,复习的基本结构:结合考试大纲再结合读书笔记...

  • 茶艺师 笔记

    01.接待 水不能断 茶点:干果点心 是否自带茶品,喜好,季节选择,烧水过程可以介绍一下茶。是否专用杯。 眼品 鼻...

  • 学茶故事之中级茶艺

    2018年12月底开始学习中级茶艺,上了3个月的课,然后学校组织一次制茶游,通过理论考试再参加实操考核。授课老师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级茶艺师 (理论考试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rc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