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道德经11(有无辩证)

作者: 时光月老 | 来源:发表于2017-07-13 09:30 被阅读16次

一、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断句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注释

三十辐共一毂,三十根的辐条击中在一个车毂上。

当其无,当,正的意思,引申为正因为;无,空间,这里指车毂中间的圆孔。正因为车毂中间有一个空间。

埏埴以为器,糅合粘土制成陶器。无,指陶器中空的地方。户牖,门和窗。有之,指物质的部分。

3、整句话

三十根辐条集中在一个车毂上,正是因为有了车毂中的空间,才有了车的作用;糅合粘土制造器皿,正是因为有了器皿中间的空间,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修建房屋,正是因为有了房屋中的空间,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说器物给人带来了便利,而器物的作用却是由于有了空间。

二、赏析

这一章,老子讲的是有与无的辩证关系,有与无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没有无也就无所谓有,他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同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老子却选用的车子、陶瓷、房子这三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有与无的道理:那有形的地方只是为了要实现目的而设置的便利而已,而真正起作用的地方正是那空无一物,容易被人视若无睹的地方。虽然老子把无作为主要对立面来考察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但这一思想却给了我们无比巨大的借鉴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经常把无当成有,整天躺在床上幻想自己要是中了五百万的彩票该怎么花而不思进取、虚度光阴;也有许多人无法正确对待有的问题。而老子的有无思想正是要在这一点上指导我们:立身处世要时刻保持虚无的态度,做到有功而不自居;有才而不自傲;有力而不乱用等等。处理好有与无的关系,去除掉有的束缚,发挥无的妙用,用虚无的态度去对待自己拥有的东西,才能够真正地拥有他们。


相关文章

  • 【经书】道德经11(有无辩证)

    一、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

  • 道德经的无为(一)

    道德经的无为(一) 文/林海 自然状态是何踪?智慧玄门智慧浓。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有无容。 ...

  • 道德经的庙堂文化(一)

    道德经的庙堂文化(一) 文/林海 庙堂文化国之才。智慧玄门智慧开。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共尘埃。 ...

  • 道德经的静(一)

    道德经的静(一) 文/林海 心如止水静心扉,智慧玄门智慧威。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路同归。 虚空...

  • 道德经的名和利

    道德经的名和利 文/林海 人生名利莫心贪,智慧玄门智慧含。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笑中谈。 ...

  • 道德经的世界观(一)

    道德经的世界观(一) 文/林海 三观哲学问先贤,智慧玄门智慧天。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是源泉。 ...

  • 道德经后记(一)(共三篇)

    道德经后记(一)(共三篇) 文/林海 自然规律大堂登,智慧玄门智慧升。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驾云腾。 ...

  • 道德经的空 (共五章)

    道德经的空 (共五章) 文/林海 互相依托向前行,智慧玄门智慧明。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旅同程。 ...

  • 道德经的曲则全(一)

    道德经的曲则全(一) 文/林海 做人做事莫心颓,智慧之门智慧回。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共相陪。 ...

  • 道德经的帝王之术 (一)(共五篇)

    道德经的帝王之术 (一)(共五篇) 文/林海 帝王之术最深严,智慧玄门智慧参。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书】道德经11(有无辩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xw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