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和形式的重要性,被“人”放大了。人出生后,从满月周岁、上学毕业、成人婚嫁、入职升迁,到退休殡葬,都有五花八门的仪式;红白喜丧中,各地都有自成体系的民俗;亲戚朋友长幼尊卑之间,都有约定俗成的规范。王侯将相士大夫们,因为尝到了仪式带来的优越感和吃请收受所带来的幸福感,就越重视繁文缛节,即使要干点肮脏龌龊的勾当,也不忘将言辞举止冠冕堂皇一番以遮羞丑。麻木不仁者,痛点相当高,没有自主意识,没有敬畏之心,伤痕累累,死不足惜。被称之为老百姓的,内心世界或沉睡着渴望爱与被爱的隐性基因,但没有被社会生活的甜头所唤醒,不会享受仪式感。他们说话开门见山,做事直截了当,没有闲功夫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明朝的“大礼议”也不过如此,“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咱就做一个明了的野老百姓,知足常乐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