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南华经解读50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4-12-23 04:52 被阅读0次
重温经典||南华经解读50

要而言之,如何看待与理解这个世界,与人的视域无法相分:从经验的角度考察,看到的是分化和差异的世界,从“道”的角度视之,看到的则是“道通为一”的世界。“为是不用而寓诸庸”中的“庸”,具体地和“通”联系在一起:“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总起来,“为是不用而寓诸庸”也就是超越执着于“分”的形态,达到“通”的视域并以“通”观之,由此真正地把握世界的真实形态。以道观之的如上视域,非基于刻意求之,而是在放弃以人观之和以物观之以后,自然形成,所谓“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后面提到“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其中关乎“一”与“同”之别。这里所谓“一”有其特定涵义,主要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差别,却执着以为有差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便表明了这一点:“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在总量上是一回事,并无差别,但众狙(猴)却特别地要从无差别中找出差别,执着于“朝四暮三”而反对“朝三暮四”。

这就是庄子所谓“劳神明为一”,亦即虽执意加以区分,但实际结果却并无差别,这和前面提到的“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正好形成对照:“为是不用而寓诸庸”表现为超越“分”的视野,并以“通”观之。

当然,从另一角度看,“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尽管在总量上一样,但其意义并不完全相同,这里的“意义”包括语用学上的意义和语义学上的意义。从语义学上说,“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这两个词的词义显然不一样;在语用学层面上,“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对个体来说,其意义差别显得更为明显:在不同时间(朝或暮)获得不同份额(三或四),对相关个体及其生活常常会带来不同影响。

可以看到,从逻辑上分析,“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之间无疑存在内在差异,然而,庄子却认为二者虽表述不同,但“名实未亏”。“名实未亏”意味着“名”与“实”完全一致、没有差异。事实上,以上分析已表明,对此显然不能作这样的断定,在这方面,庄子的看法无疑存在逻辑上的问题。就内在取向而言,庄子的以上理解背后,则蕴含着消解、超越概念内涵差异的立场。

相关文章

  • 经南华老仙天书指点,张角兄弟会使法术,刘备巧用啥招破其阵法?

    经南华老仙天书指点,张角兄弟会使法术,刘备巧用啥招破其阵法? 【经典名著解读之“三国”系列文章:005】 屡考不中...

  • 浅谈庄子的美学思想

    摘要:《庄子》又名《南华经》,它是道家经典著作,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

  • 《南华经》

    道教的宗教理念汲取了道家思想的精华,不仅神化了老子和《道德经》,而且把庄子演绎为一个神通广大的道仙,《庄子》一书亦...

  •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19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1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2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3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4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5 重温...

  • 《三字经》为何是蒙学经典?

    《三字经》为何是蒙学经典? ——《知道几句三字经》解读 裴鹏程 前言 今天为你解读的...

  • 解读风水经典《葬经》(一)

    解读风水经典《葬经》(一) 《葬经》内篇 四库全书版本 风水学经典《葬经》注解(1) 【原文】葬者乘生气也。 【注...

  •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96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97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98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99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4...

  •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51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52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53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54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

  •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66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67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68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69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

  •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61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62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63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64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温经典||南华经解读5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op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