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系统的接触跑步是在2018年的3月份,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培养自己的耐力和专注力,因为那段时间里手机玩的频率特别高,几乎手不离机。二是为了参加2018年5月份的长春国际马拉松,让自己的大学多留下一个记忆点。
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将跑步当做一回事儿,以为只要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迈开腿即可。但是还有一句谚语说的是:“狂妄的人往往无知”,果不其然应验了,一个星期都不到,我的腿就受伤了,准确的说是大腿肌肉受伤了。
只能修养了一个多星期,在修养的那一段时间里,我也没有闲着,在网上查各种跑步的资料,还网购了一本《跑步圣经》。让我对跑步端正了态度,原来还有这么多的门道。比如,跑步前要热身,提高心率,唤醒肌肉和身体机能,这样可以减小受伤的几率。跑后需要拉伸,主要目的是放松肌肉,缓解疲劳,避免过后肌肉酸痛,乏力。长距离跑步需要补水,当缺水的时候,我们的心率会蹭蹭往上走,超长距离需要补充能量。运动的强度用心率作为衡量,而心率又与年纪挂钩。跑步的时候采用哪种跑姿,前脚掌着地,后脚掌着地,还是全脚掌着地的优缺点。适当的腿部肌肉训练会保护我们的膝盖免于受伤,核心训练会提高我们跑步的稳定性,呼吸的节奏根据强度的不同而不同……
总而言之一句话,跑步是一个系统活,不是一句话可以说完的。
在跑步的那些日子里,我学会了自律,因为要为马拉松训练,学会了安排自己的时间表,不再盲目的行动,想一出是一出。我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当学习不顺或者遇到挫折时,我都会去跑步,在跑步中聆听自己的心跳,砰砰砰,一下两下三下,直到找到平稳的心率。我学会了坚持,在生活中遇到难事,我都会告诉自己,难道这件事比在操场上跑个几十圈还要难吗?想到了这些我又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不再抱怨。我学会了健康生活,在跑步的日子里,结识了许多跑友,分享了许多健康生活的小技巧,直到现在我还是践行着这些技巧。
跑步是一项运动,就像游泳,骑行,越野等等一样,它能帮助我们提高身体机能,这是我们看的见的作用,也是短期可以见到成效的。但是背后的看不见的,无形的某些东西同样重要,比如运动的习惯会无形的带来强大的自我掌控感,增强自身的信心和毅力,带来美好的心情,让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所向披靡。
跑步现在已经深入我的生活,它不再是一项为了健康而执行任务,也不是为了践行自律而采取的措施,它更多的是我的一个无声的朋友,在苦难时,陪我默默渡过难关,在大笑时,分享我的喜乐,不用之言,便成了我的心灵导师。
生活多经历,快乐何其多,我是落子鸳,喜欢矗立在渔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