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等待——从《窗边的小豆豆》看当代教育之困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等待——从《窗边的小豆豆》看当代教育之困

作者: 马娟M0609 | 来源:发表于2025-02-28 18:06 被阅读0次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等待

——从《窗边的小豆豆》看当代教育之困

      如果有这样一所学校: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每天的学习内容,每天会去校外散步、写生,每天因为玩会把衣服弄得脏兮兮甚至划破,他们会在地板上“创作”(画画),然后要自己把地板擦洗干净,偶尔可能还会因为上高踩低不小心受点小伤、、、、、、但他们自由快乐,在探索中成长。

      如果您是家长,会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吗?我想,大部分家长都会纠结矛盾。当然,对于老师而言,这确实是太过于理想化的教育模式,当下也确实无法实行。

      这个充满童趣与温情的教育乌托邦,正是黑柳彻子在《窗边的小豆豆》中为我们描绘的理想教育图景。在东京自由之丘的电车站旁,有一所名为"巴学园"的奇特学校。这里的教室是由六节废弃的电车车厢改造而成,校长小林宗作先生总是耐心地倾听每一个孩子的想法。

学会倾听,无声胜有声

      当小豆豆第一次来到巴学园,她滔滔不绝地对小林校长讲述了四个小时。这漫长的四个小时里,校长始终保持着专注与耐心,没有打断,没有不耐烦,只是静静地倾听。这种倾听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的关注与理解。在当代教育中,我们很多老师和家长似乎已经遗失了这种倾听的能力。老师们被各种考核指标所困扰,被繁重的教学任务所压迫,家长们总是投入到“我很忙”的各种假象中,早已没有耐心去倾听孩子们那些看似幼稚的想法。殊不知,正是这种倾听,才是打开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

因材施教,培养独一无二的个体

      巴学园的课程设置充满了智慧与创意。每天早晨,教师会把当天要学习的所有知识点写在黑板上,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小豆豆在这里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从一个“问题儿童”变成了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学习者。而当下的教育,老师和家长都过分强调统一的标准与进度,用整齐划一的方式要求所有孩子。很多家长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报什么兴趣班了,自己家的孩子也要不甘落后,根本不关心这是不是自家孩子的爱好,岂不知自己正在亲手扼杀孩子的个性与创造力。教育不是大批量工业化生产,而是因材施教,培养孩子的自我驱动力,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小林宗作校长对每个孩子都保持着真诚的关爱与期待。当小豆豆为了找回心爱的钱包,把厕所里的污物全部掏出来时,校长只是温和地说:“记得要把它们放回去。”这种宽容与理解,包容与尊重,体现了教育者应有的智慧。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严厉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我们老师和家长似乎更习惯于用批评与惩罚来对待孩子的“错误行为”,却忘记了每个行为背后都有其独特的原因与逻辑。教育不是简单的对错判断,不是谁输谁赢,而是需要老师和家长用心去理解、用爱去引导。不管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认识:我们是为了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我的角色就是我

      在巴学园种下的那些“种子”,分头长大,但每一个人都保留了自己童年时就闪耀的光辉。而曾经的问题儿童小豆豆,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世界、分享生活。她发挥自己的特长,在面试中过关斩将,成功当上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性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后来还是日本第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她就是黑柳彻子,本书的作者,那个童年时开挂的调皮包。

      《窗边的小豆豆》影响了很多人。教育学家孙云晓先生曾经为这本书反复做推荐,他就说所谓的差生都是冤假错案。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有的种子不开花,只因为花期未到,又或者他根本就不是一朵花,而是一棵树。那些被扣上差生人设的孩子,就像是拿错了剧本的演员,他在扮演别人的角色,自然处处犯错,场场低分。但其实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拿到最好的剧本,而是拿到自己的角色。

思考:什么是好的教育?

      什么是好的教育呢?能让人身心健康,善良勇敢。能激发人内心的力量,让一个人真正地发自内心热爱学习,勇于求知。能培养一个人两三个爱好,让他变得乐观、明理、有趣。能让人保持好奇心,带着探索的欲望去发现这个纷繁复杂、真实有趣的世界。能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孩子,让人成为真正的人。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我们总是期待教育能够立竿见影,期待孩子们能够快速成才。但真正的教育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等待,更需要温暖。就像小豆豆在巴学园里慢慢成长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老师和家长的责任不是催促,而是陪伴;不是塑造,而是守护。

      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回望,巴学园的教育理念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这个充满竞争与压力的时代,在这个几乎人人“自卷”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像小林校长那样,用爱心与智慧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自由的天空。让我们老师和家长重拾教育的初心,用温暖与耐心等待每一朵花的绽放。因为教育,本就是一场温暖的等待!

结束语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个传奇,它明明写的是小孩的故事,但它的读者却像《小王子》一样,男女老少都有。它明明出版距今已经四十多年,但它现在依然热销,且永不过时。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为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理想教育,而我们大人比孩子更需要,所以每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应该读一下《窗边的小豆豆》。

相关文章

  • 我的大学书单

    第一类--教育 《儿童人格教育》 《窗边的小豆豆》 《理想国》 《中国教育改造》《人论》 《当代中国教育学术思想研...

  • 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力之一的孩子教育写实文学小说

    教育,就是要蹲下,看看孩子们所看的高度。 ——读《窗边的小豆豆》 01 《窗边的小豆豆》是黑柳彻子的讲述自己童年生...

  • 第1038期【观书有感】

    教育的真谛是爱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文/韩...

  • 教育,从热爱孩子开始

    《教育,从热爱孩子开始》 ——读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黑柳彻子:(小名:小豆豆)日本...

  •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前几天疫情防控值班的时候,倍感无聊,就顺手把孩子的这本《窗边的小豆豆》拿去翻阅。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义务教育...

  • 别样的教育,别样的爱 ——读《窗边的小豆豆》

    别样的教育,别样的爱 ——读《窗边的小豆豆》 开始给小张读《窗边的小豆豆》。 每晚小张一上床,我就会坐在他的床边,...

  • 教育不是说说而已

    常常听到《窗边的小豆豆》读者感慨: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理念真是先进,多么了不起的教育模式啊!而当我读完郑重合上《窗边...

  • 黑柳朝

    陪孩子看完了《窗边的小豆豆》,喜欢小豆豆的天真可爱,敬佩小林校长的教育理念,更喜欢的是小豆豆的妈妈。 一边看书一边...

  • 【橙妈亲子共读1/1000】窗边的小豆豆

    今天,我们一起共《窗边的小豆豆》吧!这本书让我们见证用爱用心的教育奇迹《窗边的小豆豆》是曰本作家黑柳彻子的创作的儿...

  • 《窗边的小豆豆》,教育中思考教育

    《窗边的小豆豆》在豆瓣有着8.7的高分,成人看到这本书,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思考,每个人看到的是自己的被教育历程的对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是一场温暖的等待——从《窗边的小豆豆》看当代教育之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stm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