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道德经》
不妨断章取义:后其身而身先与凡事以预立为不劳

不妨断章取义:后其身而身先与凡事以预立为不劳

作者: 们那们那个们那那 | 来源:发表于2019-08-19 10:26 被阅读0次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出自《老子·道经·第七章》

有多种理解,有代表性的有下面三个:

解释1: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

解释2:圣人以不以自身为身,而以天下为身,以天下成其身,方能成天下治。

解释3:圣人不追求名利,却被众人推崇;把自身置之度外,却能够长存。

可以看到:在以上的解释中,对于先、后的理解无法对照起来。因而总觉得怪怪的。

再来看一下这一章的全文: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而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里不得不提到道德经里面另外一段话:

吾有三宝:

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这段话指是老子对自己的定位。虽然整个道德经的内容偏重于圣人之道,主要是给圣王看的,但是老子并没有以圣人自居。在老子看来圣人应该做圣人该做的事,这在道德经里面明确标注出来了,就是“是以圣人……”。而对于不是圣人的人该怎样做呢?就是吾有三宝等等。

为什么要分得这么清楚?

我们也知道,圣人跟普通老百姓的关键区别在哪里?

就在于所见不同。

老百姓通常只能看到一点,一时或一事。

而圣人能看到全局,包括历史的、现实的、以及延伸到未来的总体脉络跟趋势。

所以,不敢为天下先是针对老百姓来说的。对于普通人来说,ta所掌握的材料、信息、资源都相对的非常有限,要是敢为天下先的话,基本上就是在冒险,甚至是一种机会主义,多半是会以失败而告终的。这种冒险先行者,是反面的典型,容易引起盲从,甚至导致更多无谓的牺牲。

对于圣人应该怎么样呢?敢为天下先。ta有影响力,有号召力,关键是ta掌握住了事物内部发展的规律,ta为天下先,就成为好的进步的示范,可以把百姓引上正途。

现在回到“后其身而身先”一段。

不要忘记,这句话之前有“是以圣人”四个字。

那么我们就知道了,“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是什么意思呢?

所以,圣人在厘清了事物发展趋势并做好了相关准备之后才振臂一呼身先士卒。

我们虽然不是圣人,但是可以效仿他们的做法,从“后其身而身先”这句话我们也可以得到启发,就是: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做任何事,都要预先做可能性分析,并做出一定的应对方案,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浪费,避免无谓的牺牲。

有时候,断章取义也不见得就是坏事。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相关文章

  • 不妨断章取义:后其身而身先与凡事以预立为不劳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出自《老子·道经·第七章》 有多种理解,有代表性的有下面三个: 解释1:遇事谦退无争...

  • 后其身而身先

    在工作中不要过分计较得失,工作不是为了做给人看,而是要做了自己该做的,先不要去想会从中得到什么,把所谓的应得...

  •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世间大多之事,莫过如此啊。 《天龙八部》中慕容复一心一意以祖传训诫为重,欲兴复大燕的国...

  •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一个年轻人问长者:“老子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什么意思啊?”长者说:“耶稣在圣经中解释过这句话的意思...

  • 君子后其身而身先

    今天和羽亮同学聊了下道德经,宗教,哲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羽亮谈到的下面这些观点还是挺有意思的,特此记一下 所有...

  • 老子: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河上公注“先人而后己,”道教全真派祖师重阳真人《全真集》...

  • 圣人中后其身而身先,后外其身而身先存

    道德经第七章,是以圣人中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在炼神还虚之后,人会有一种特殊的状态,称之外虚空劲。虚空劲在一...

  • 【经典品读】后其身而身先

    【经典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

  • 读大学系列2

    第二段: 古之预明明德于天下也,先治其国;预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预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

  • 道德经喜欢句子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妨断章取义:后其身而身先与凡事以预立为不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ts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