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价值及训练
1.思维的价值。
①思维是克服冲动和惯动的唯一条件,可为人提供审慎、理智的行动。
②通过思维获得经验,改造社会,使未来更美好。
③给各种自然事物赋予丰富的含义。
尤其是是第三点,思想可使人体悟到大自然所包含的丰富元素及其象征意义,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文明人和野蛮人的普遍区别。
英国逻辑学家维恩说过,一条狗看见一道彩虹,其感觉是否多于它对它所在之国的宪法的理解,可能都是一个问题。
这个比喻很能说明思维的价值和作用。
同样一道彩虹,狗不会思维,感觉不到什么含义。但会思维的人,其思维程度越高,看到彩虹时,联想和想象力越强,甚至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兴发感动,诗人可能会作诗,画家也许会作画,他们所赋予彩虹的意义就会更丰富,更美好。没文化的人呢,就会很单调乏味。狗猫之类的动物,压根就不会有什么感觉。其间的差别,就体现了思维的价值。
2.需要引导以实现思维的价值。
思维其实是一种推理的过程,是在判断情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间接的得到信念。正因为如此,思维有可能会走偏。
信念是行动的依据。人们做事无论是好是歹,都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正确的思维在生活中很有益处,但是,错误的思维会制造麻烦。所以,洛克强调,用心培养自己的“认识”(信念)极其重要。
3.调节错误的思维(信念)倾向。
洛克认为,错误的信念主要有以下四种典型:
①自己不爱动脑筋,思想和行动老是学别人,或父母或邻居或老师。他们只图省心,省力,不肯认真思考和检验。
②依自己的爱好代替理智,以自己的爱憎好恶为尺度,凡是不合自己的胃口和爱好的都不予考虑。
③也愿意遵循理智,但是思维受限,见识不广,看问题不够全面。所以,思考时出现偏差。
④迷信权威,这种人最常见,其数量之多超过前几种人的总和。他们盲从权威,不论是朋友或者邻居,或者党或者国家领导,只要大家都信,他们也跟风,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错误思维的根源和个人性格有关,也有社会的原因,例如,盲从权威、被洗脑、以及语言、模仿、同情、暗示的潜移默化。
所以,教师的责任是让人们克服自己自以为是,以自身好恶为尺度等毛病,纠正偏见,不盲从,少跟风,把这些不利的倾向转化为训练有素的思维习惯,并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改变已经形成了错误思维习惯。
4.通过调节,使推理成为证明。
思维的实际就是推理,从已经确知的事物跳跃到有根据推定的另一未知事物。思维均有一跳:从已知到未知的一次跳跃。
总之,教育的任务在于传授各种可能的信息,区分哪些信念是经过检验的,而哪些还仅仅是人们的猜测个论断,要以真诚活泼和开朗的态度,接受那些确有根据的结论,并在个人学习习惯中掌握适当的方法,对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索和分析。这种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教育有重大责任,为培养这些习惯创造条件,这就是思维训练。
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
明天见。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41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