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enggen_flat_simple_illustration_of_a_cat_in_a_minimalistic_s_3e1f1112-7d19-4efc-9a65-98e823f64142.png
我们是环境的产物,如果你加入一个好的学习社群,你看到群友天天都在早起,阅读、健身,你也会跟着一起早起、阅读、健身,如果你加入一个社群,天天都在关注吃喝玩乐,明星八卦,你也会跟着吃喝玩乐,一起八卦。
我们常常是在“顺其自然”的状态下过日子,做着日常做的事情,做着跟别人一样的事情,而我们每一天做出的清醒的、深思熟虑的、独特的决定是屈指可数的。
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用驾车打了个比方—可能我们95%的时间都是在直行,但往往是转弯处决定了我们驶向何处。——《百万值钱俱乐部》
很多人也有学习的想法,也行动了,学了一段时间,勤奋了几天,自以为学到了一些的“干货”,已经“出师”,就不再需要继续跟老师学了。而脱离了学习群体后,日常的看书,学习也就停止了,又回到了以前不学习的老路。
我以前也是这样,每次看到一本好书,都会随手买下来,可买下来之后看了几页,剩下的都在书架上吃灰了。我们老以为,买到一本好书就等于已经拥有了它。
其实,我们绝大部分的所思所想也都是环境的产物,比如现在很多人考公务员、考研,也就是根据环境的选择,而不是时代的选择,虽然看似稳定和优越感,但社会总的趋势就是小政府,大社会、学历在贬值。
我们的自我监督能力总量是有限的,千万不要高估了自己的控制力,而且极容易耗尽。但环境不同,加入一个环境很容易,有了环境的提醒,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你也更容易坚持。
所以,想要变成谁,选择被谁影响,就要主动靠近谁。如果身边若有一群能很好地促进自己进步的朋友,受他们影响,你也不太好意思混日子。
所以,我们要主动加入好的圈子,主动被你自己想成为的人的影响,给自己创造一个深受影响的环境,浸染其中,裹挟着前进,你早晚也可以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主动让环境被动的影响自己,给手机设置一个黑白屏也是一个环境,你会少了看视频的欲望;花钱加入一个学习社群,也是一个环境,让人“逼迫”着你学习;与别人一起打卡也是一种环境,看着别人都在打卡,你也会想着去完成任务。
对于环境,我们可以有一个判断标准:这个环境是否符合时代的趋势,如果不是,就要逃离。选择在什么环境生活,选择做什么,能成为什么样子,这是我们能够选择。做出符合历史潮流方向的选择。——《富足人生社群》
每天分享一个我正在学习并觉得有用的认知或例子,欢迎关注。如果今天这个认知或例子对你有启发,欢迎给我点赞或转发。
今天是公众号日更的第294天/1000天,早起第1504天,最近正在阅读《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我看的每一本书都有电子版,如果你想一起学习的话可以私信我),很多理念来自《富足人生社群》课程的复述,一个地球上少有的可以让你不断变好的社群,欢迎加入一起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