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散文读书
成年后再读鲁迅,方知其中深意

成年后再读鲁迅,方知其中深意

作者: 浮生喵语 | 来源:发表于2022-02-19 23:59 被阅读0次

说起鲁迅先生的文章,想必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的一大“噩梦”吧,鲁迅先生的文章在我的读书生涯中,一直占据着语文课本的一席之地,而在学生时代,鲁迅先生的文章被视为晦涩难懂的代名词。

想当年年少,看先生的文章只记得看“枣树”、“闰土”、“罗汉豆”这些小孩子会感兴趣的内容,而其他颇有深意的文章当时读来,并不明白其中的深意。如今以成年人的视角再读鲁迅的散文,发现先生真乃神人,一百年前的文章现在读来仍觉得适用。

这篇文章分享一下我再读鲁迅文章的心得,还望友友一观。

还记得疫情刚发生的时候,那时候管理还处于混乱,网上有一句话迅速流行了起来,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这句话在当时给了很多人希望,鼓励我们做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此话便是出自鲁迅先生,后面随着全国各地志愿者的涌入和国家政府的支持,疫情得到了控制,但是这句话却刻入了我的内心深处,我时常告诫自己,作为中国青年,一定要敢于发声,能做事做事,能发声发声,尽自己的能力去发光发热。

又比如,中国人一向是喜欢折衷妥协的,网友总结了中国人的八大原谅:“为了你好、习惯就好、都不容易、还是孩子、岁数大了、来都来了、大过年的、人都死了。”无独有偶,鲁迅先生也在他的文章《无声的中国》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馨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这句话说得很对,鲁迅的文字总能一针见血,读起来颇有兴味。

如果友友们喜欢看小说的话,我在这里也强烈推荐友友们看一下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我读了几篇,都觉得特别有意思,故事新编短小精悍,内容有趣,想象力也很丰富,其中《采薇》和《铸剑》两篇故事我尤其喜欢,鲁迅是大力提倡白话文的,但对于古文的内容他却并非一味抵触排斥,故事新编中就是将古代的神话和流传较广的故事进行了改编,不失趣味和幽默,令人耳目一新。

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让友友们从对鲁迅先生枯燥严肃的刻板印象中跳脱出来,褪去教科书的光环,其实鲁迅先生在生活中很幽默,平易近人,他的文章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在我们历经世事后再读鲁迅,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你也喜欢鲁迅先生的文字,欢迎评论交流呀~

相关文章

  • 成年后再读鲁迅,方知其中深意

    说起鲁迅先生的文章,想必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的一大“噩梦”吧,鲁迅先生的文章在我的读书生涯中,一直占据着语文课本的一...

  • 重读《故乡》有感

    上初中时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故乡》的理解都是语文老师让记下来的,自己并没有体会到其中的深意。时隔十几年后再读《故乡》...

  • 《小杂感》|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他人的狂欢,与我是吵闹

    曾经课堂之上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并不能懂他的深意,也并不是那么情愿学习,到后来再读鲁迅的先生的文章,才发觉鲁迅先生...

  • 2017-08-29

    鲁迅先生是二十年后回故乡,我是20年后再读闰土,其实每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闰土,你们现在还好吗?

  • 再读鲁迅

    上学时,每当学到鲁迅先生的文章,必定要头疼不已,不单是因为要背诵一些大段的文字,还在于这些文字对于那时的我...

  • 再读鲁迅

    鲁迅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再熟悉不过的作家,可是所谓的“熟悉”,仅仅是停留在鲁迅这个名字以及他的几篇入选语文课本的文章...

  • 再读鲁迅

    少年不解鲁迅篇,读懂已是不惑年。 句句深邃连广宇,针针见血荐轩辕。

  • 再读鲁迅

    少年时喜欢鲁迅,至于喜欢的缘由不是很确切,或许有受语文老师情绪的感染,抑或是因为文字特别的气质,总之是一种形式上的...

  • 再读鲁迅

    今天分享一本书:《鲁迅语录》,2012年读第一遍,如今看第二遍,仍然被鲁迅先生感动,被鲁迅先生激励。 读书时学过先...

  • 再读鲁迅

    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给我留下映像最深刻的作家就是鲁迅先生,主要原因是:看不懂。文字的晦涩难懂,语言半文半白,写出来的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年后再读鲁迅,方知其中深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sm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