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余闲的存在,我们才可以随意购买这些最终被丢掉的物品。有了余闲,我们就会随随便便地买下特色风味的汤罐头,或者遥控飞机模型。有了余闲,我们就不会觉得一定要去思考“这个东西是否真的有用”这样的问题。我们不会想到:“我是否能常常用到这台榨汁机?这部机器值得我花这些钱吗?”或者:“我真的有机会穿上这双‘恨天高’(鞋子)吗?干脆用同样的钱来买条裤子吧?”因为不存在权衡,所以我们只能想到“为什么不呢”。余闲令我们脱离了权衡的困扰,允许我们去购买那些具有一定吸引力的东西,而不去考虑其他因素。
这样一来,低效和浪费就会产生。当我们拥有很多空闲时间时,就会无所事事,然后时间就这样被耗尽了。从各项工作的间歇中挤出来的零散时间,加在一起也会有好几个小时。原本一天可以工作16个小时,但结果只做了6个小时的事情。我们常常会用一周时间去完成一项本来只需要两天时间就能完成的事。而且,我们现在指的并不是那些你明确认为“没事可做”的时间段,而是那些没有被你合理利用的时间。当我们拥有一些自由时间时,就会散漫地将其一点点浪费掉。当我们不费什么力气就能赚到钱时,就会购买一些之后会被弃置一旁的物品。就这样,我们浑浑噩噩地过着日子,不知道时间是怎么渐渐流逝的;橱柜里装满了我们永远不会去吃的汤罐头,而自助式仓库里还存放着一大堆早就被我们忘却了的东西。
余闲能让我们轻松地避免选择负担。你之所以必须在讲座和电影之间做选择,是因为你可以利用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你有余闲,就可以两件事情都做。当你逛街买衣服时,同时看到两件你喜欢的衣服,如果口袋里的钱有限,你就不得不二选一。如果你同时喜欢上两款口味的冰激凌,而此时你正在节食,就不得不从中选择一款。无论是金钱余闲、时间余闲还是热量余闲,都会给予你不去做选择的权利。此时,你就可以说:“我两个都要。”与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选择”的理想相反,余闲给了我们无须做选择的自由。
(以上内容摘自《稀缺:摆脱贫穷与忙碌》)
今天是#时践夜读 的第439天。恭喜您,又读完了一篇时践的“日拱一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