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肠镜
夜雨下下停停,黎明却无雨。天很阴沉,天气预报有雨,气象局信息灾害等级为I级,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提醒。
应急中心也向全市民众普发了灾情防范提醒应急信息。邵正义凭多年救灾工作经验告诉自己:“预则立,不预则废。最近肯定有大雨,至于成不成灾 ,只有天知道。做好防范是自己的职责,其他就顺其自然了。”
态度和能力是两回事。态度绝对要好,积极而为给人一种勤政的感觉,这是表面上的,领导和群众都看着。当然能力就是另一回事,是工作的效果。这和带兵一样,自己是指挥者,工作虽然侧重,但是必须面面俱到,未雨绸缪,这是邵正义为官之道。
生物钟提醒邵正义起床,早起是一种习惯,再睡就特别的难受,这和男人留发一样,一直留平头,头发长了就很不自在。都说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自己不会装睡,到时必醒,醒了必起。
简单洗漱完后,上厕所。看着时间,邵正义拿出贾红昨天买的小面包和饼干,面包工坊,当地名牌,也是面包中的奢侈品了。
贾红很嫌弃路边摊,小卖店的东西,总认为不卫生并且和自己身份不相符。她的观点是要买就买最好,要享受就享受最好的,追求要上档次,能达到为什么不追求最好的?他反对邵正义反应其内心的那种低层次。
邵正义确实不讲究吃穿,总有种知足常乐的感觉。生活中的追求好像也只是吃饱穿暖,丰衣足食就满满幸福感的样子。
当邵正义给贾红说自己小时候春节才吃肉,一年四季省吃俭用,过生日才有鸡蛋。贾红听得一脸茫然和鄙夷,她很不相信的说:“原始社会啊?什么年代?花子都挑肥拣瘦,封建王朝也不至于你家的生活。”邵正义也很自嘲,他问自己:“为什么忘不了缺衣少吃的童年生活?就如同长征红军讲述吃皮带,阳澄湖农民穷到只能吃螃蟹一样,时代真的变了。再说饥饿吃树叶,吃观音土有已没有人相信曾经真实的历史了,跟不用说‘当奶妈的买儿郎、卖草席的睡床帮’那些仿佛久远的事情了。为什么要忘记苦难的历史呢?忘记历史等于背叛。但是为什么还有挂在嘴边,这是和平而稳定的国度现在真的远离的苦难了。”
女儿小时候剩饭剩菜贾红从来不吃,都是邵正义吃。对于邵正义填饱肚子低等需求,贾红总是嗤之以鼻。马佳对邵正义评价说:“你不挑食这一点最好,我以前的老公这不行那也不行,自己又不做,很难伺候。你吃什么都香,看你吃饭就是一种享受。”
吃了三个小面包一块饼干,喝杯水饱了。吃的不多,饱腹感很强。邵正义后悔起来:“贾红说医生让排出清水,现在又往肚子里填东西,经过消化岂不是背道而驰?”又转念想:“医生既然这样说,肯定有其科学性,听医生的没错,但应该不能多吃。”这种既贵又不好吃的东西,邵正义认为能果腹而已,他把面包和饼干收起来,放到床头柜下面的柜子里。
邵正义看对面四十二床,其女子不在。病床不宽,所幸两人都单薄,和衣而眠,着实让人羡慕。邵正义猜测女人回家给男人做早点去了,多么勤快善良温顺的女人!其实夫妻间的互补还包括性格,总有一方谦让,针尖对麦芒,总会两败俱伤,这男人真福气。不过这男人好像身在福中不知福,还对女人颐气指使,男人也不是无限制的无礼,理论和道路总有很多词述说夫妻之间的事,但是只有身在其中才知其味。好女人就应该用来疼用来爱,而这个世界上大部分都是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邵正义酸葡萄心里还有点幸灾乐祸。
贾红没来,下午才做手术,邵正义独自享受着安静的孤独。再看时间,要第三次喝药水了,倒水加药,再加水。上厕所的次数少了,排泄也越来越少,依然是稀水,黄红色的液体,犹如陈年浓茶汤色。邵正义很担心给贾红打电话说:“都是水水了,但是黄红颜色,不清,咋弄?”贾红告诉邵正义:“咋弄?问医生啊,我又不是医生!你吃东西了没有?只能吃干粮,我给你买的面包和饼干。”贾红的话怼的邵正义哑口无言。
邵正义吞吐的对贾红说:“你晚来会,我中午去单位有个视频调度。”贾红说:“你也不能吃东西,我吃完饭,一点左右到,别忘了喝药。”
今天的第二杯药水,也是最后一杯。只能到单位去喝了,邵正义把药和杯子装在手提袋里,做好了随身带着的准备。
军人经历,向来时间观念极强,梁根柱准时打来电话,告诉邵正义马上到。邵正义带着装药的手提袋,看着时间再到厕所想把屎尿控出来,他担心半路拉稀,特别是那种不受控制的窜稀,麻烦又尴尬。蹲了数分钟,实在拉尿不出来,提上裤子出来下楼。
梁根柱刚把车停在门诊楼前,邵正义也到了车前。梁根柱给邵正义打了招呼,拉开车门。邵正义看了一眼小梁自己的车,心里满意的点点头。小梁看邵正义走路很艰难,伸手要搀扶,邵正义摆手制止说:“我自己来,可以走,就是慢,我坐后边,你不好扶。”小梁接过邵正义手里的手提袋放在副驾驶座位上,邵正义说:“我的药,如果十二点左右回不来,十一点半左右提醒我喝。”
邵正义艰难上了车,斜靠后座后背说:“好了,走吧。”
梁根柱对邵正义说:“我这车,空间小。”
邵正义没说话,他心里清楚,现在公车都装有定位,甚至还有摄像头,不合时宜的场合“公务车”几个字太招摇刺眼。仇富仇官的人又多,想尽办法盯着你,动不动就曝光,公务人员出行和吃饭消费一样越来越隐蔽了,同样的问题,变个方式就解决了,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小梁头脑灵活,会办事,用自己的车也吃不了亏,人总要舍得,有舍就有德,类如此等,在其他账目上报出来就可以了,邵正义对于账目从来不多过问,只叮嘱他有交代就可以了,小梁心知肚明,让领导高兴,自己不会吃亏。穿上“合理”外衣的支出势必做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寻,规章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删除一段
邵正义平调接任赵从众局长的位置。都是秘书出身,以前也没和赵从众有过交集,但是部门和机关就成了上下级关系。邵正义任应安局局长之后,两人在一起吃过两次饭,每次梁根柱都在场,每次赵从众都有意无意的说:“小梁自家小兄弟,你邵正义老大哥一定要关照。”
删除一段
钱寔荃没有表态,而是说:“中心有事”就起身离开了,打完电话的金幂艳没反对。分管办公室的钱寔荃告诉邵正义:“梁根柱事业工勤身份,找不到提升的依据。”后来邵正义才知道,钱寔荃和赵从众两人父亲为升迁产生过节,赵从众的父亲升迁为楚州州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退休。钱伟祷被平调政协。
赵从众在的时候,钱寔荃很压抑。赵从众一走并且来自己父亲曾经的秘书邵正义,钱寔荃重见天日一样的如鱼得水的蹦跳起来,自然不会再给赵从众面子,自然也十分不待见梁根柱,只不过邵正义依然使用梁根柱,并且从事财务的梁根柱手里有钱寔荃的把柄,梁根柱也有意无意的在钱寔荃面前说:“谁动我,我就动他,大不了鱼死网破。”
邵正义也印证了传闻:“单位不大,人不多,鱼龙混杂,水深火热,很复杂。”梁根柱也有意无意的给邵正义说:“以前赵主任在的时候,钱和金是龙盘着是虎卧着,现在如跳梁小丑,牛鬼蛇神的出来了。”
现在钱寔荃献媚于己,邵正义和钱寔荃又没有什么过节,自然求之不得。他想利用于他,邵正义也知道钱寔荃现在利用自己排除异己,显示自己在单位的存在价值。钱寔荃和金幂艳权谋心都很重。
邵正义知道自己站稳脚跟之前,要依靠副职,并且依靠副职自己才能更快的适应,才能运筹帷幄。牺牲一个贾正,稳住局面,掌控全局有什么不可以?自己了解贾正,他弹性很大,性格温和,没脾气,关键没后台。受委屈也不会爆发,唯有自己默默以头抢地尔,知道动他没事才动他,这一点钱寔荃也拿捏准了的。
邵正义用梁根柱主要原因是无人可用,人心隔肚皮,一个个虎视眈眈,笑容背后有什么阴险自己不知道,自己要有心腹管好钱又能给自己办事。
梁根柱确实有当秘书的能力和天赋,在部队一直财务并兼任领导秘书的工作,为人谨慎,处世圆滑,并且和赵从众及除钱、金之外的几个副职关系很铁,会办事,能办事,协调能力强。
删除一段
二十分钟就到了单位,邵正义上楼看视频调度的时间还有两三分钟,他疾步到对面的厕所,依然无屎尿。
邵正义的身影准时出现在视频调度的大屏幕里,全市参与调度的人员都能看见他的光辉形象,他尽力保持正常表情和神态。分管副市长看到屏幕上的邵正义,脸上还出现了关注关心的表情,邵正义捕捉到了所有人的目光和表情,也庆幸自己英明的决策。
循环切换十四家县区单位和各相关成员单位,包括副市长在的市政府机关值班室。钱寔荃示意邵正义看一下手机,邵正义侧目看自己手机,钱寔荃发来的短信:“副市长不讲话,让您讲,稿子在您面前。”
邵正义几乎脱稿,口若悬河,出口成章,发言严肃而诚恳。这些话是经验也是反复思考了几天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历史以往的教训,让大家高度重视,积极贯彻上级关于防汛救灾的指示精神,这是当前工作重心和中心,确保灾情一旦来临,最大可能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十五分钟,邵正义刚讲完,钱寔荃对着他竖起来大拇指。
讲话铿锵有力,说到了点子上,邵正义自我感觉良好。副市长的电话也打来:“正义啊,你不好好养病,带病工作,确实彰显了老干部的扎实作风,防汛抗旱你是行家里手,为你点赞。手术还没做吧,我可知道痔疮如女人生孩剖腹产,不好受,去吧,这边安排好,安心看病。”
领导给予了肯定,很暖心,邵正义感谢说:“下午做肠镜,后天痔疮手术,出院就回来,边工作边休养。”领导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要急着回来,给你一个月的假,好好休养。”
邵正义等领导挂了电话,把手机收在手里,看见钱寔荃很是谦卑的看着自己,很想说什么。邵正义笑着对钱寔荃和众人说:“我要回去了,请假过来的,下午两点肠镜,这里就多辛苦大家了。”钱寔荃点头哈腰,一脸奉承笑脸相送。
门口的梁根柱见视频结束,就走到邵正义面前小声提醒说:“邵局,您拿的药还没吃。”邵正义看看时间说:“时间差不多,回去再喝,还来得及,走吧。”
邵正义和大家摆手,急匆匆下楼,上车。路上,邵正义故意问梁根柱说:“你感觉钱寔荃怎么样?”邵正义没有说“钱副”而是说“钱寔荃”。这让梁根柱感觉信任和亲切。梁根柱很老道的回答说:“你也看出来了,我对他的印象不好,一副虚情假意,皮笑肉不笑让人恶心。不过,他也更恨我。”
下午一点半,贾红来了,依然风韵卓卓,引人关注的光艳和气势。贾红问邵正义:“大便清了没有?”邵正义说:“早晨就是水了,和红茶一样,不清。”
贾红陪着邵正义到门诊二楼肠镜手术室门前。两人,一个风华正茂,一个老弱横秋。让谁看都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病痛把邵正义摧残了。手术室门敞开着,邵正义看见里面穿蓝色防护服的人进进出出,心里莫名的紧张,在门口刚想坐下的邵正义,被里面的医生叫进去,他是今天第一个进入手术室的人。
邵正义按照医生要求,侧卧着躺在刚好容身的手术台上,退去裤子,蜷曲双腿,屁股漏出来,朝外,朝门。邵正义小声的问医生:“疼不疼,要多长时间?”被防护服包裹严实忙碌的医生回答说:“全麻,不疼,睡一觉就好了,大概两个小时。”
医生用防护服颜色的布盖上邵正义裸露身体部位,边往邵正义右臂打针水边说:“稍等一下,医生还没有过来。”空气不冷不热,周围很安静,邵正义思绪万千,但是又没有头绪,自己分析这可能是手术综合征的应急反应。
片刻,医生来了,一个男医生告诉邵正义说:“开始打麻醉了,安全,没事,不用担心。”医生往邵正义的针水里加了麻醉,瞬间邵正义就感觉意识模糊,慢慢的失去了意识。
再醒来,医生告诉他:“好了,慢慢下来,到门口坐一下,如果头不晕就可以回去了。”
贾红问邵正义说:“头晕不晕?做手术什么感觉?”邵正义说:“不晕,打了麻醉就没有意识了,睡醒就完了。现在也没什么感觉,屁眼好像也不疼。了”贾红说:“麻醉应该没完全消失,不晕就回病房,问问明天什么时间手术。”
或许麻醉还没完全过去,或是心里太紧张,痔疮的疼痛好像消失了一样,两腿也轻飘飘。邵正义扶着栏杆慢慢的下楼。穿过百米长的小院子,上二号楼,刚进病房,护士就过来对邵正义说:“肠镜结果出来了,直肠没有问题,明天可以正常做痔疮手术,今天晚上六点前可以吃些流食。晚上十点以后,一直到明天手术前都不能吃东西,在病房等着,一会护士叫你。”
贾红问邵正义:“饿不饿,要吃什么?”邵正义知道自己肚子里除了早晨的一点干粮,肠胃被清空清洗干净了,但没感觉饿。
邵正义说:“不饿,今天没事了,明天才做手术,你回去休息吧,这几天也辛苦你了。来时给我捎点稀饭之类的就可以,稀饭之类的。”邵正义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饿,猜测着全身器官麻木,所以没有饥饿感吧。
他想象着自己的肚子就如同抽空的水泵,或是放气的气球,清空的肠胃要重新装入食物,健康会不会受到损伤?这些仿佛思考了也没什么用,自己又无法控制。
贾红呆萌的邵正义说:“你发什么呆,会不会真的麻醉傻了?饿的话就先吃面包和饼干,用水泡泡吃。那我就回去了。”邵正义看着自己的妻子,仿佛从来没有过的温柔和贤惠。其实贾红很好看很美,结婚的时候,父母第一次见儿媳,父亲就悄悄告诉邵正义:“咱穷苦出身,人家家庭条件好,人长的好看,咱可不能对不起人,知足常乐。人不知足不行。”邵正义后悔自己的背叛了。
两人第一次见面,都穿军装。邵正义很少走出部队,不会买衣服,也舍不得买衣服。同事没少给自己介绍对象,贾红没把次相亲放在心上。
不过这次是自己母亲张罗,姨夫做媒。两人约好就在南屏街新华书店门口见面。邵正义拿着两瓶可乐,见面就带头走进书店。当时贾红好生奇怪,旁边就是咖啡店,方圆不出百米就有电影院、快餐厅、酒吧,他都不去,转身递给自己一瓶可乐,自己也跟着进了书店。以至于后来贾红嘲笑他为省钱有预谋的抠门。
在贾红眼里不解风情的邵正义,一米八九,军装显其高大帅气,很有安全感,实实在在,打动了贾红,这就是所谓缘分天注定吧!
生活阅历告诉邵正义,自己是农村人羡慕的对象,但不是城市的宠儿。总感觉和真正的城市人有隔阂,无论怎么努力都很难融入。特别是在官场,自己表面的意气风发,但内心不踏实,生活也不充实,并没有如鱼得水,也难以左右逢源。如没人提携,自己寸步难行。
身边优秀的人太多,城市的有钱人太多,贫穷限制了想象。自己被淹没于官宦人海之中,有时候自己沾沾自喜于好运气,有时又憎恨于自己出身的卑微。自己是谁,自己谁也不是,如果头上没有“官”的光环,谁也不会给面子,谁也不会看到你,就如同一个人影子一样,特别是那种高档的场合,豪华的地方,自己尤其显得十分拘谨和渺小,自卑心彰显出来,人家奉承和讨好的无非是自己的伪装的外表而已,摘下这个所谓的乌纱帽,自己什么都不是。在更高层人的面前自己卑微如同古典电影里的家奴一样,即使自己要讨好人家,人家连看一眼都不会。
邵正义才思考,如果不努力进城,自己连二婚头也找不到,身边三十四岁不结婚比比皆是,他们不想结婚并非激进的思想,而是经济对于生活的压力,类如现在的生育观念和现实一样。
对于自然界生物,求偶和交配是其自然属性,留下自己是基因是生物本能和天性。婚姻、生活和生育社会属性干涉多起来。成家立业是文明的表现,也是深入骨髓和基因传统,传统是过去教育的结果,具有生命力思维。有选择肯定会选择,不选择其实也是一种选择方式和选择结果。
邵正义小时,老家村里用换亲解决家里男子婚配和传宗接代,实在没办法不得不孤独终老,这样就出现了孤独终老的光混汉。就滋生从云贵川贩卖妇女的生意,把家掏空,买了媳妇,也犯了法。
邻居兄弟三人三四十岁都未婚,老大老二就买了媳妇,老三赌气远走他乡。后来老大老二以贩卖人口罪入狱,服刑十五年后出来,垂垂暮年,老婆没了,人财两空。他乡的老三因祸得福,穷途末路,破釜沉舟,孤注一掷,在广州打工,用力气换资本找到了媳妇,也成了富足的城市人。
贫穷是历史原因,环境制约。穷乡僻壤,即使有梧桐树也引不来金凤凰,这是时代和环境决定的,树挪死,人挪活。出路,只有出去才有路。现在时代变了,和平稳定,经济发展,选择的机会多了,物资匮乏,食不果腹成为了历史和回忆,时光荏苒,让人唏嘘不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