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以前一直觉得幸福很难,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直到有一次跟嫂子聊了天,然后又结合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我才发现,幸福一点也不难。
为什么我以前认为幸福很难呢?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从十岁开始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奶奶经常跟我说她小时候有多苦,刚结婚有多苦,现在有多苦,给我的感觉就是生活很苦,很不容易幸福。
奶奶说她小时候家里重男轻女,所以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她小就要去地里干活,回了家还要做饭、洗衣服,还要帮亲戚家带小孩,还不能上学。
奶奶小时候脾气倔强,有时候她的叔叔伯伯指使她干活,她不听,她的叔叔伯伯就会打骂她,还说就她这脾气结婚以后肯定经常挨打。而且奶奶赶上了闹饥荒的年代,好多人因为没东西而吃树皮,吃草什么的。
后来奶奶嫁给了爷爷,爷爷脾气很好,能包容奶奶的坏脾气。但是爷爷因为小时候家境不好,经常吃剩饭,甚至有时候会吃变了质的黄豆什么的,所以体弱多病。所以爷爷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在家里种地。那时候奶奶的嫂子仗着自己有钱有势,经常欺负奶奶。奶奶觉得跟着爷爷种地又辛苦,又受气,挣得钱还不多。
爷爷奶奶靠种地挣的钱帮三个儿子盖房子娶媳妇了,后来又因为奶奶性格太强势,说话刀子嘴豆腐心,和其他两个儿媳妇闹得关系特别不好。我的妈妈是脾气最好的,跟奶奶也处的还可以,但是后来和爸爸离婚了。而大娘和婶子后来都不跟奶奶说话,而且也不来老奶奶。
因为和奶奶一起生活,所以从小就听这些不是很幸福的故事,所以我的观念里人生是很苦的,幸福很不容易。
我的姑妈嫁给姑父的时候他们连新房都没有,只有一处有些年份的老房子。因为姑父家兄弟四个,家庭负担太重,姑父把新房让给了弟弟,自己提出不要新房的。
姑妈是一个老师,所以她就住在学校的教室宿舍里。姑妈生了孩子以后因为要上班,所以让奶奶帮她带孩子,后来又雇了一个很善良的老奶奶帮她看孩子。
姑妈比姑父大三岁,但是姑妈和姑父谈恋爱的时候姑妈隐瞒了自己的实际年龄。后来结婚以后姑父才发现姑妈说了谎,他特别生气,对姑妈开始爱搭不理。有时候姑妈回娘家,到过年了姑父也不来叫她回家。
没有固定的住所,姑父因为生气姑妈对他说了谎,对姑妈态度也不好,非常冷淡,有时候还会发脾气。但姑妈从来没有抱怨过生活,相反她特别会生活。
姑妈会经常赶集买一些有营养的食材,鸡鸭鱼肉什么的,在那个年代其实很多人都很节俭,舍不得这样吃。而且她每天乐呵呵的,两个孩子也教育的开朗懂事。
后来姑父盖了新房,又开始做生意。姑妈总算有了自己安定的住所。姑父和姑妈相处的时间长了,产生了感情,姑父对姑妈也就越来越好了。姑妈做老师这么多年,有了自己的一些积蓄,姑父的生意越做越好,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姑妈的故事给我的启发就是只要用乐观的态度过好每一天,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我的堂嫂跟我关系很好,她经常跟我聊天。堂嫂和堂哥是在厂子上班的时候认识的。堂嫂对堂哥一见钟情,后来就开始追求他。帮我堂哥买早点,我堂哥生日给他买蛋糕,我堂哥生病了照顾他。后来他们就在一起了。
可能因为是堂嫂追的堂哥,而且堂嫂爱的比较多一点,所以刚结婚的时候堂哥不懂得体谅堂嫂,也不让着她,有时候还会跟堂嫂吵架。
后来他们的孩子出生了,堂哥在家的时候经常帮着带孩子,和堂嫂的感情也越来越好。堂嫂想在天津买房,天津的房价很高,一套房子100万左右,堂哥说虽然我一个月的工资不高,只有4000多,但是攒两三年付个首付应该是没问题的。
其实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幸福很容易。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挣钱,挣了钱我们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花钱,挣得多多花,挣得少少花,生活再怎么样也不会捉襟见肘,而且会合理花钱还能攒下很多的钱。所以经济生活其实只要知足的花,每个人都可以过的很不错。至于感情生活能磨合就磨合,不能磨合也可以重新选择。
就像网上很热门的那段话:“饿时,饭是幸福,够饱即可;渴时,水是幸福,够饮即可;裸时,衣是幸福,够穿即可;穷时,钱是幸福,够用即可;累时,闲是幸福,够畅即可;困时,眠是幸福,够时即可。爱时,牵挂是幸福,离时,回忆是幸福。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
幸福其实很容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