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力博士。一驳就死!
韩妙第
2012-07-11
艺术行业名词新解
博士:
“博士”,就是“一驳就死”的意思。专指一些经常打着博士的身份发表各种荒诞谬论,但是这些谬论经不起常识的推敲,所以,一经批驳就死翘翘的样子。这从盛葳、王春辰、朱青生等诸多博士的实际理论和学术水准状态得见端倪。所以,博士新解实乃“驳死”。
注:这也是本文的核心论点;
从皮力的公开资料显示:皮力是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系讲师、策展人、批评家。
职务:博士,中国最顶尖的艺术策展人之一,中央美院艺术管理系任教,担任过宝马艺术汽车项目评委、泰特收藏(Tate Collection)亚太当代艺术顾问,艺术家养老金信托亚太区策划人,Phaidon 2006's CREAM 4出版项目策划人,2006年韩国汉城媒体城市展策划人,2006年中国当代艺术奖评委主任,瑞士银行艺术收藏的亚洲顾问。
那么我们就从其核心皮力的博士头衔进行批判批判,以印证博士“一驳就死”的定义新解。
第一,我恳请任何朋友向我提供皮力的博士论文原告,当然包含皮力本人。因为我在“皮力你凭资格炮轰东方早报?”文中曾经说到“尽管你师出中央美院,你也是一个博士。但是你很清楚,你的这个文凭完全是假、大、空教育体系下的唯唯诺诺之徒,不具备独立建构理论体系的能力和实力。如果你不信,你可以将你的博士论文传给我,我保证至少发现你的博士论文有着不少于五至十处的致命缺陷。”
问题是你敢不敢将你的博士论文给我看。
所以,这就是我看死你的前提之一。
第二,皮力在6月25日发表了“香港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重镇”,按照这个标题,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进入了香港作为重镇的几个理由。比如说学术水准,比如说艺术评估,比如说市场监管秩序,比如说行业准入体系等等。但是皮力这篇采访上述要素只字不提,而是大谈特谈香港的低税收。文章的内容和标题没有任何关系,这样的文章属于标准的逻辑混乱,跑题的又一典型案例。缺乏基本的逻辑能力,这样的学术能力和其博士的职称相不相符大家一看就知道。
另外,由于近些年香港的一些机构为了利益,不惜将行业道德和职业风范丢一一旁,甘为洗钱推波助澜。甚至将国内某些人的作品拍到七千多万元,创造了一个世界典范。这种行为的实质就是体现了香港成为艺术重灾区,那里还是重镇。
而且羊城晚报采访你时“羊城晚报:香港M+美术馆的什么地方最吸引你?:皮力:香港自由宽松的社会氛围。这让艺术从业者能在更宽松的环境下,建立一个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平台。如今,当代艺术在中国内地的禁区和敏感议题太多了。”
我就搞不懂了,你是在这个体制下茁壮成长的艺二代,想不到你也会以这样的行径婉转的批判大陆政府,甚至以实际行动来表示你的鄙夷和唾弃。更何况,如果没有现政府的开放姿态,这些作品如何产生?
赚足皮面还要赚足里(力)子。太可耻了吧!!!
忘恩负义的小人行径。呵呵!
这就是看死皮力的前提之二。
第三,皮力,你的博士显示着你是研究西方美术史的博士,姑且认为这张文品没有水分。但是任何事都要强调“术业有专攻”,你的经历也没有显示出你曾经作为一家美术馆的CEO资历。在香港这样得地方选择人才很注重这些要素。难道你是一个全垒打的大满贯?智力超群的通才?全部通吃?真正的“博而优则仕”?为何这边的文化部门没有发现你的才华?中央美院你的母校没有发现你的管理才华?
此博非那博。不要贪大求全,最后精“皮力”竭的撑死。
结语:
中国的现状就是无知无畏,贪大求全。不懂装懂最后沦为笑柄的案例比比皆是。皮力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数笑话人物,皮力博士“一驳就死”的翘翘样不胜枚举。
这从皮力他只敢在微博中发表些语无伦次的妄语可以得见皮力的虚张声势以及没有足够的理论和知识储备的实质。这样的博士只要各种鬼论一出,谁都可以驳死他。根本无需专业的知识。
明天给一篇有些初级专业知识的评论,欢迎大家观赏和指点。谢谢各位读者!
预告:明天再做一篇评论。
标题:皮力馆长:如何履任香港。









网友评论